-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床剧团 作为展览剧场
河床剧团 作为展览剧场 河床剧团,由美国艺术家郭文泰1998年创建于台北。河床剧团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剧团,他们以表演艺术作为主要媒介,却最大限度运用了当代视觉艺术的潜意识语言,以融合空间、声音、色彩、灯光与动作为特色,制作了一系列介于视觉艺术与表演艺术之间的“总体剧场”作品。河床剧团的“开房间”计划(Just for you Festival)最近与台北市立美术馆的“真真:当代超常经验展”合作,以两个小房间作为演出场地,上演了《不会有人受伤》和《四季》。 关于个体的演出 郭文泰出生在美国蒙大拿,西北大学表演艺术博士,先后于西北大学、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大学和塔夫茨大学任教,现为格林内尔学院戏剧舞蹈系教授助理。郭文泰原名克雷格?金特罗(Craig Quintero),是一个地道的美国人,1992年到台湾学习京剧时留在了台湾,创办了河床剧团。当问及他为什么选择在台湾做剧场时,他说,“我第一次到台湾时,以为只会停留9个月,然后一去不返。但台北充满活力的艺术群体和文化瞬间就让我乐不思蜀了。”台北在郭文泰眼里真诚、丰富,充满艺术滋养和活力,且似乎住满了“不会老”的人们。在他眼里这里是彼得潘的“永无乡”。 在台北有一个叫作“小地方”的酒吧,位于台北市南端公馆附近的一条小巷内。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地方”,吧台一旦围坐超过五人,空气就热气蒸腾起来。然而那却是台北年轻戏剧人最爱的聚集地。走入在台北遍布的“小地方”这样的场所,通常能遇到精通各种在当下被归为“隐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等)的年轻人,他们普遍涉猎表演艺术、前卫影像、造型以及声音艺术等多种综合领域,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学科门类以及艺术生活“界限”的失效。毫无疑问在任何一个时代里这样勤于质疑、不甘盲从的人群都是开宗立派的先锋,所以不能不说是这样的台北,这样的氛围为“河床”提供了一个温暖湿润的生长气候。 “开房间”计划始于2011年,计划的英文名称为“‘Just for You’ Festival”,即“只为你”节。“开房间”计划“试运行”的第一个地方是台北的八方美学商旅。八方美学商旅是台北一间旅店的名字――旅店为异乡人的梦想提供临时的落脚地,在当下又衍伸至色情文化的暧昧字眼,一个有家未归却住进旅店的人,无疑是一个伤感故事的开始。从八方美学商旅开始,“开房间”将戏剧的戏份大大划了一块给“环境”。但相较于后来在美术馆空白空间里的自在书写,旅店由于自身承载了一些语义,使进驻的“戏”建立在了涂抹、改写的基础上,并交叉与再生。而表演空间向日常空间的转移,也使戏剧局部脱离消费场域,进入了自循环的私密场所,从意义上来说,更关注了个人以及对个人的“治疗”效果。 这种行为与外环境的关联让人联想起北京90年代的公寓艺术――以夫妻艺术家的居室为中心的家庭创作活动。这项创作活动开始于宋冬和尹秀珍夫妇在十二平方米的窄小居室内创作的许多方案和装置作品。而其外在社会背景是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刚刚萌芽不久的前卫艺术一方面失去了官方展览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大众文化所抛弃,于是被迫后撤,作为各种“地下”群体在替代空间出现的大环境。只是台湾的体验因为起步早而更加私人化、个体化。 如今“开房间”的实施地点从旅店房间迁移到了视觉艺术的地盘――美术馆,开始试着从名分上将剧场作品与美术展览的边界彻底打破,不知为何,让人想起了两百年前的徽班进京。2013年的春夏,每逢周六、日的中午,台北市立美术馆都排满了等待预约的观众。因为这台美术馆密室的演出每天仅开放10个场次,而每次仅允许一位观众入场观赏――这是一场过期不候的只为“你”而做的演出。 戏外戏与展中展 河床的舞美(如果可以称作的话)向来有别于现代化的大型布景工厂,他们的“道具”地位很高,大多为纯手工制作,且都被当做单一艺术品对待,赋予深意。就像这次在台北市立美术馆这样完全把整场演出融进一个传统概念的展览里一样,谈不上谁辅助谁。在美术馆的两个戏码,《不会有人受伤》由郭文泰执导,剧中他让演员将观众引向车辆驾驶座,通过将车窗窗框放大缩小、车子前后移动来推进拉远观众的视线,上演了一场“人肉3D”。道具被人为3D视觉化了,而且骑在观众身下,也许观众也变成了道具。 《四季》的场景设置则是走着“从密室到地下室”的路线。演员引导唯一的观众坐到一位画家面前,演员和画家分别是区分不清真容的兔子脸和液晶屏幕脸。前半部分的演出内容都是画家的绘画过程――从具象到无形,从缓慢到失速。画家的行为失控后,观众被引出密室,带到一扇通往地底的门前。从门口艰难地窥探,可以看到门里面地底下的人正以麻绳围地造楼,并根据图形发展出一系列相应的仪式行动。 《不会有人受伤》的主题是郭文泰提出的“911”议题,而《四季》则来自导演何彩柔亲人的一场葬礼。它们都没有传统的文本叙事,又都有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