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中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中思考

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中思考   一、问题的由来   关甲与关乙系兄弟,合伙经营粮面业务(下简称粮面经营部),关甲主管业务,关乙主管财务。2007年?月?日X甲以本人缅在某倚分理处申请办理个人倚结算账户n写《中国?倚?借记卡申请表(个人卡7等办卡资料并签?骋蟹掷泶ο蚬丶追⒎鸥眯械?捉杓强ǎê盼?234567890(下简称关个人卡)。银行账户用于粮面经营部的业务使用,关个人卡由关乙保管。关乙、关甲均知道该卡密码。截至2008年6月底,关个人卡的存款余额为150多万。   2008年7月7日上午,关甲发现关个人卡账户存款减少150万元,遂至某银行分理处查询。关甲获悉的账户明细查询清单显示,关个人卡于2008年7月5日至7月6日(下简称取款期间)在境外某地珠宝商店通过POS机刷卡的方式使用了37次,消费金额共计150万元。同日下午,关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称,在其银行卡和其他资料未丢失的情况下,其账户内资金被他人在电子取款机上划走。公安部门对关甲询问中,关甲称关个人卡系其与关乙合伙经营粮面经营部期间所开,主要用于经营,由其与关乙共同使用,二人都知道密码,业务主要在网上进行,一般不刷卡消费。   后关甲诉诸争议处理机构,请求裁决某银行赔偿其存款损失人民币150万元及利息。理由是:储户存入银行的款项,其所有权也随之转移,侵权行为人盗取的存款财产所有权归属应为银行而非储户;此外,银行发放的关个人卡存在易被复制的安全隐患具有明显过错,加之POS机交易系统无法正确识别交易主体所存在的安全漏洞也具有过错;至于关甲所设置的密码,与银行内的存款被侵害并无直接因果关系。某银行则反驳:根据《中国?倚?借记卡章程》第术“持卡人应妥善?芙杓强苈耄乐剐孤7裁苈胂喾慕杓强?灰拙游戏?灰住R蛎苈胧茉斐傻淖式鹚鹗В沙挚ㄈ俗孕谐械!薄⒌谑惶酢敖杓强捌湔嘶Ы鱿抻诤戏ǔ挚ㄈ吮救耸褂茫荒茏没蜃瑁裨颍纱嗽斐傻淖式鹚鹗в沙挚ㄈ吮救顺械!薄R虼艘胁怀械E獬ピ鹑巍?   二、争议的焦点   储户银行卡被复制盗刷究竟谁担责?   三、分析与思考   本文认为,关甲与某银行分理处签订《中国?倚个人倚结算账户管理虚》=即形成储蓄存款合拓系?眯槭撬降笔氯苏媸狄馑嫉谋硎荆淠谌莶晃シ垂曳珊托姓ü媲恐菩怨娑ǎ贤行АK降笔氯擞Φ币勒赵级ㄈ媛男懈髯砸逦瘛6怨丶状嫒氲目钕睿兴碛械闹皇遣撇加腥ā⑹褂萌ǎ遣撇萌ǖ淖啤R械闹苯诱瓶卮婵钚形粲谄浣崴愎芾矸竦姆冻铩?   (一)关于本案侵权行为的问题   民法上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有四,一是行为的违法性;二是损害的客观性;三是因果关系;四是主观的过错性。本案中,有合同外第三人冒用关个人卡账号的违法性,造成关甲财产损害的客观性,第三人具有主观故意的过错性,冒用行为与财产受损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此认定,关甲存入银行的财产受损,合同外的第三人构成侵权行为。   (二)关于本案侵权对象的问题   根据公安部门调查的证据,本案的侵权行为系通过POS机交易完成,行为人的侵害对象是POS机(“人对机”),而非银行柜台的工作人员(“人对人”)。 银行的核实持卡人真实身份的方式,若“人对机”时,银行卡密码即为唯一的方式;若“人对人”时,除核实其银行卡密码,还须查验其公民身份证等信息。   (三)关于本案被侵害权益定性的问题   本案侵害的行为系行为人获悉关个人卡的银行账号及密码后,经复制与关个人卡相同信息的伪造银行卡侵入银行系统以获取其中的财产,所侵害财产的额度并未超出关个人卡中拥有的合法额度。不论是由关个人卡账号作为侵入的途径,还是被侵害财产的额度,均与合法持有关个人卡的关甲个人密不可分。鉴于此,行为人侵害的权益应属于占有权、使用权归银行而所有权归关甲的个人财产,而非银行的财产。关甲提出被侵害权益属银行财产的主张,于法无据。   (四)关于本案侵权行为的法律性质问题   根据《合同法》第121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的规定,民法上的“债务人为第三人行为向债权人负责的规则”,即侵害债权,学者称之为“干涉合同”、“损害合同”。 侵害债权的行为包括有,(1)非法引诱债务人违约;(2)恶意通谋;(3)直接侵害债权人的债权;(4)直接侵害债务人并使其履行不能;(5)侵害债务人的身体、拘束债务人使其不能履行。侵害债权的法律特征有,(1)侵权行为须以合法债权的存在为前提;(2)行为人主要是债关系以外的第三人;(3)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4)侵害债权制度应当仅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法律制度而存在,换言之,只有在合同责任制度不能有效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不能根据合同向第三人提出请求和诉讼时,才应根据侵害债权制度而提出请求。如果债权人可以根据合同直接向债务人提出请求,且要求债务人实际履行债务或承担其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