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体制下心理彷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占领体制下心理彷徨

占领体制下心理彷徨   摘 要:小岛信夫的小说《美国学校》深刻表现了日本国民在美国占领体制下的心理状态。《美国学校》通过一群日本教师参观美国学校的经历,生动表现了当时日本人内心的巨大落差和面对不平等时的屈辱感,以及日本人对待美国文化时的矛盾心理。反映了日本人当时既无法适应美国文化又丢弃了本国传统的无奈和窘迫。   关键词:占领体制;美国学校;日本国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61-01   二战结束后,以美军为主的盟军占领日本,从此日本开始进入美军占领时期。这一时期对日本而言既是人民生活困苦、经济严重困难的重建阶段,同时也是打开国门,接受西方现代民主思想的重生阶段。因此,这个时代的日本文化鲜明地打上了这种双重烙印,在文学领域也出现了很多反映占领时期现实生活和日本人精神状态的文学作品,小岛信夫的小说《美国学校》便是其中的代表。日本学者松原新一曾在《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中评价说:“强调战后是被占领的时代,并且描写了在占领下人们的思想感情的,正是小岛信夫的《美国学校》以及大江健三郎的几部作品。”   小岛信夫是日本战后“第三新人派”的代表性作家,他正是凭借《美国学校》这篇小说获得了1954年“芥川奖”从而一举成名。故事主要讲述了战后一批日本英语老师参观美国占领军学校的经历。小岛信夫通过他细腻又富于讽刺性的文笔,以三个日本教师伊佐、山田和美智子之间的矛盾纠葛为线索,生动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一、表现了日本人的心理落差   《美国学校》所反映的美军占领时期对日本来说是十分特殊的。美军的占领对日本来说不仅仅是战胜者的耀武扬威,也是第一次有机会真正认识到自己与先进世界的差距。小说中,美国人在物质条件上有着巨大的优势,通往美军军营的柏油路笔直平整,来往车辆络绎不绝。对美国学校的描述是“这所学堂建在占有宽阔场地住宅的中央,朝南有很大的玻璃窗。场地是农田改成的。对美国人来说,这算不上什么奢侈,在疏开一定距离并排着的住房里,连点上电灯的寝室都看得一清二楚,日本少女在照看着幼儿。在参观的人眼中,连这些日本少女都简直像是住在天堂里的人了。”反观日本人,只有贫困和饥饿。伊佐穷的连双皮鞋也没有,只能向别人借。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空着肚子前来参观。在参观的路上,两个美国兵赏赐了美智子两块巧克力,当美智子把巧克力分给边上的人后,聚在美智子周围的教员们,也就不想离开美智子身旁了。物质上的巨大差异给日本人带来了很强的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如同一轮由痛苦、羡慕、屈辱拧成的大锤,无情地砸碎了日本人脆弱的自尊。   这种心理落差在小说中有很明显的表现。比如,美智子是一名年轻漂亮的女教师,她聪明能干,充满活力,英语教学水平甚至比一些美国教师还要强,但她在进入校园时这样想到:“日本人中,一些像自己这样能掌握英语的人与住在这里的美国人相比,从文化上来说,恐怕我们这些人要遥遥领先。然而我却要走上六公里路,为在这里换上高跟鞋而沾沾自喜。我们这样的人,已经贫穷得差一点进不了这个花园。”而当她听到美国校长说这里即使是最年轻的美国老师的工资也大约相当于日本教师工资最高者的十倍时,便“差一点没朝前栽倒,被伊佐扶住了。”做为日本人即使有才能也只能在贫困线上挣扎,而美国人哪怕资质平庸也能衣食无忧,占领体制下日美双方待遇上的巨大差异也自然给日本人带来极大的失落感。   二、反映了日本人被歧视的屈辱感   在《美国学校》中,主人公伊佐身上正体现了这种耻辱感,一个已经战败了的人,还要为了迎合美国人而讲英语,为美国人服务是一件十分羞耻的事情,因此他对于和美国人讲话十分抵触。早在选举期间做翻译时,因极为不愿意同美国黑人士兵讲英语,就故意躲开不进选举场让美国人难堪。“伊佐并没有进入选举场,黑人发现他不在了,便从场内退出来,却不见伊佐的影子。原来伊佐一下子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但残酷的现实根本不会尊重他这点可怜的自尊,这个美国黑人士兵感到受辱后回去便查了伊佐的资料,并在第二次相遇时用枪吓唬伊佐,逼着伊佐用英语挤出一句“让你久等了,实在对不起”之后,才得意地哼着爵士乐载着伊佐上路。伊佐能不能说英语根本不由自己做主,完全是出于美国人的需要。   山田则恰恰相反,对美国人则溜须拍马,毕恭毕敬。他在战时是杀人如麻的军官,却因懂英语而在战后混的顺风顺水,这让他对英语产生了极大的热情,认为英语是自己攀附美国人最好的工具。因为千方百计想讨好美国人,山田一路上大谈如何不要让外国人看轻日本人,对其他教员走路和着装指指点点,可当他们参观美国学生的绘画课时,却被孩子们指认成各种鱼类引来一阵嘲笑。山田又极力想通过示范课程展示自己打压伊佐,最后却被美方校长威廉嘲弄为敢死精神,他的所有行动到最后都只是闹剧而已。无论日本人是逃避还是努力,在美国人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