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智德观及其德育价值
老子智德观及其德育价值 摘要:“智”是由“知”字引申而出的后起字。智在中国古代也有德性的内涵。“知”在帛书《老子》中涉及的领域也很广,其中既有否定意义的用法,也有肯定意义的用法。“智德”作为老子思想中下德状态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主导德性,是具有本体论意味的。老子智德观在人格气质修养方面,主要体现于谦虚谨慎、知足处静、灵活变通、勤奋乐观等方面。老子智德观反映了先秦文化中智慧与道德密不可分的特点,启示当今时代在重视底线伦理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底线伦理本身的有限性给予足够的认识。谦逊等中华传统美德,在这个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底线伦理;智慧;道德;谦虚;道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2-0089-09 收稿日期:2013-11-22 作者简介:刘峻杉(1981-),男,山东文登人,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中国哲学研究。 一、引言 “智”是由“知”字引申而出的后起字。除了认识论意义上的“知”或更为广义的“智慧”,智在中国古代也有作为一种德性的内涵,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仁义礼智信”系统中的“智”。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表述“智”具备德性内涵的是《周礼·大司徒》中将知、仁、圣、义、忠、和作为“六德”。孔子提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孟子的“四端”之说,则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至西汉董仲舒时代,仁义礼智信已经成为一整套的道德概念体系,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五常”之说。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中将五行、五德与人的五臓相对应,认为“五性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人本含六律五行气而生,故内有五藏六府,此情性之所由出入也……肾者水之精,智者进止无所疑惑,水亦进而不惑。”[1]自此之后,相关内容的体系化就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映道家思想的著作中,也有“智”德的相关表述。例如《庄子·庚桑楚》中说:“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这是比较早在仁义礼智信五德合论中对“知”或“智”的阐释。另一条线索来自《文子》。学界有文子是老子弟子的考察观点[2],张岱年认为《文子》是汉文景之时黄老学派的著作,并对《淮南子》、董仲舒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3]。《文子·上仁》说“老子曰:……古之为君者,深行之谓之道德,浅行之谓之仁义,薄行之谓之礼智,此六者,国家之纲维也,深行之则厚得福,浅行之则薄得福,尽行之天下服。古者,修道德即正天下,修仁义即正一国,修礼智即正一乡。”[4]在这里,“智”已经作为“道、德、仁、义、礼、智”系统中的一环而具有了更为明确的道德属性,而且在这个道德体系中居于较低的位置。上述《文子》的文字启发了我们,如果追溯“智”德内涵,也有必要重视对老子相关思想的挖掘。这将有助于分析和澄清流传甚广的老子“反智”之说,也会为中华文明中“智德”的内涵挖掘和当代的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思想资源。 分析老子智德观的难点在于,首先,知识论意义上的“智”与德性之“智”交叉在一起,有时并非能完全分辨清楚。其次,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义,那么判别“智”德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兼顾其内涵的一贯性,而又不强解或曲解老子的本意?对于这两个问题,本文在方法论层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找寻《老子》中直接与“智”或“知”有关的文句,尤其关注那些将“知”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语句,以及一些反映老子一贯思想的关键词,从中探求分析其德性价值。第二,将其他经典文本,尤其是先秦儒家著作中的智德作为老子智德思想的参照,这样做的基础在于重视先秦儒道思想在很多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虽然说差异也是存在的。第三,注意到老子对水的推崇,以及汉代将水与智德的联系,从而挖掘老子智德观。 二、老子道德系统中的智德 1.“智”与“知”在老子思想中的体现 帛书《老子》甲乙本中只有“知”字,而无“智”字。世传本中“智”字出现有五处:“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第3章),“智慧出,有大伪”(第18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第19章),“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第27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33章)。这其中除了最后一处略有模糊或倾向于褒义之外,其他四处都具有一定的贬义。这大概正是人们大多认为老子具有“反智”倾向或者“愚民”思维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世传本《道德经》中的“智”字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部分“知”字转换为“智”字,这意味着考察老子思想中“智”的内涵,不仅仅需要注意这些“智”字所在语句,也需要注意“知”字,并进行整体把握。本文以帛书《老子》的文本作为主要分析对象。① “知”在帛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破题掌握导学金钥匙.doc
- 硕士研究生课程“双轨制”培养模式研究.doc
-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有效结合.doc
- 硅溶胶VAE复合液改性速生杨木研究.doc
- 确定“知识”其实并不“确定”.doc
- 确立语文在中高职课程体系中核心地位.doc
- 碾压混凝土大坝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doc
- 磁力回旋加速器设计、制作与应用.doc
- 磁场对带电粒子会聚作用分类例析.doc
- 示错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析.doc
- 位移与时间关系课件.pptx
- 2026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招聘38人备考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6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38人备考历年题库及答案解析(夺冠).docx
- 2026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38人备考题库含答案解析(夺冠).docx
- 2026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38人备考历年题库及答案解析(夺冠).docx
- 2026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38人备考历年题库含答案解析(夺冠).docx
- 2026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38人备考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夺冠).docx
- 2025年护理循环系统试题及答案.doc
- 2026水发集团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138人笔试历年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江苏工会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汉语基础知识修订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基础汉语初级上册(课件).ppt VIP
- 4M1E确认检查表模板.xls VIP
- 初级汉语汉语教程课件.ppt VIP
- CSC-163系列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0SF.451.029)_V1.04.docx
- 汉语会话301句我不能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汉语会话301句-第16课:你看过京剧吗?.pptx VIP
- 美团商业画布.pptx VIP
- Huntorf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 超过20年的成功运营.pdf VIP
- 《汉语口语速成(入门篇)》和《汉语会话301句》练习对比研究.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