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大学语文教材选编
谈大学语文教材选编 【摘 要】语文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三种属性。大学语文也是语文,也同样具有工具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特点。另外,大学语文也有别与中学语文;两者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过程中,应该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差异性四者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关键词】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差异性 【Abstract】The language has utilizable, ideological and the artistic three kind of attributes.The university language also is a language, also has utilizable, the ideological nature a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similarly.Moreover, the university language also does not have with the middle school language; Both have certain difference.In the university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collection process, should utilizable, the ideological nature, the artistry, the different four proper attentions to both, not be able not to be able to attend to one thing without losing track of another thing. 【Key word】Utilizable, ideological nature, artistry,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最近几年,大学语文教育受到了许多大学的重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也加大了对语文教材建设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大学语文教材已有上百种之多,但教材质量却是参差不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总选文66篇。按时代地域分,古代作品46篇,现当代作品15篇,外国作品4篇,港澳台作品1篇;按体裁分,抒情类作品65篇,叙事类作品1篇,戏剧类0篇;与中学作品(安徽省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重复19篇;应用文0篇。吴满珍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总选文72篇。按时代地域分,古代作品50篇,现当代作品15篇,外国作品6篇,港澳台作品1篇;按体裁分,抒情类作品62篇,叙事类作品9篇,戏剧类1篇;与中学作品重复15篇;应用文0篇。江少川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总选文78篇。按时代地域分,古代作品56篇,现当代作品14篇,外国作品3篇,港澳台作品5篇;按体裁分,抒情类作品68篇,叙事类作品9篇,戏剧类1篇;与中学作品重复22篇;应用文0篇。席嘉主编的大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总选文72篇。按时代地域分,古代作品44篇,现当代作品17篇,外国作品10篇,港澳台作品1篇;按体裁分,抒情类作品58篇,叙事类作品11篇,戏剧类3篇;与中学作品重复6篇;应用文0篇。王建设主编的大学语文(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总选文55篇。按时代地域分,古代作品38篇,现当代作品14篇,外国作品3篇,港澳台作品0篇;按体裁分,抒情类作品46篇,叙事类作品8篇,戏剧类1篇;与中学作品重复21篇;应用文0篇。 五种教材共同反映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忽略了应用文的选编。2、古代作品比重过大。3、抒情类作品比重过大。4、与中学语文选文有所重复。 我们认为,对于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应该坚持如下原则: 一、以工具性为前提 目前,我国的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是通才教育,所谓通才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的人,学理工的要会欣赏绘画,学经济的要了解历史,学历史的要懂电工。可见通才教育的真谛.在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可实际的情形却是,我们现在培养的毕业生往往理论掌握的比较透彻,而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如写作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等。不用说毕业论文这类比较规范的学术性文章,就连一些常用的应用文,如计划、工作总结之类,有的学生也写不好。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必须加强大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它设置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在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的能力。因此,在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过程中,首先应该凸显其工具性,也就是选择一些典型的应用文作为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