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绘画动作表演和表现
绘画动作表演和表现 摘 要:一提到表演,我们首先会想到音乐、舞蹈或者戏剧,那么绘画有没有表演?中国古人认为绘画动作本身美吗?本文是在白璐老师的推荐下,基于高建平老师编著、张冰老师中译的《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一书,针对第三章“绘画可以成为一种表演”的观点做的提炼和总结。 关键词:绘画;动作;表演;表现;表现性动作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187-02 一提到表演,我们首先会想到音乐、舞蹈或戏剧,只有通过表演,他们才能将所努力付出的向观众展示出来以获得物质形式的回报;那么绘画有没有表演?每当一幅绘画作品揭开面纱,我们看到的是画家已经完成的、想展示给我们的最后效果,画家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一概不知。但有一些事实能够给我们以启发,即绘画可以成为一种表演。 古代中国人认为绘画动作本身美吗?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先了解一下古代画家的是如何作画的: 1.独自作画 ①保持绘画的秘诀。这在作坊和行会里“父传子,师传徒”的形式特别典型,为了生计,手艺人将同行看作是竞争者,局外人不得踏足;②集中注意力。北魏画家顾骏之选择在二楼作画,同时作画的时候抽走上楼的梯子以防他人打扰;③遵守礼仪。古代为陌生人(尤其是女人)画像,长时间盯着人家看是一种越礼行为。一般画家只先看上一眼所画对象,最后都回房默画;④维护尊严。传阎立本曾应唐太宗要求在文武大臣面前当众画鸟,而这种行为在当时是被认为很丢脸的事情。 所以,尽管有大量文献描述了画家作画时的情形,但一般都是作者对画家作画动作的想象性描述,而非真正现场观摩了画家作画。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属于画家当众作画的。 2.公开作画 ①无从选择。这类画作的题材以大型壁画居多。因为画幅巨大根本无法回避,只得任人观摩;②特殊需要。顾恺之曾在布施大笔善款的人面前点画像的眼睛,吴道子也曾于公众面前为快画完的佛陀点头顶圆光,这都吸引了长安市大批市民前来观瞻。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等画作完工后再公之于众,之所以如此高调,这说明除了画作内容之外,画家作画的动作同样有卖点。 那么卖点到底是什么?或许观赏一个画家正在创作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张僧繇在公众面前“画龙点睛”,结果龙飞天而去;曹不兴“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以“误墨为蝇”的故事为大家津津乐道――这两则故事不仅说明了画家有着以寥寥数笔便可将一件普通的画变成一件杰作的能力,更说明了观众对画家的作画过程感兴趣。但我们知道,吸引观众的与其说是画家作画的动作本身,毋宁说是那幅“变废为宝”的画作“变身”的过程和效果吸引了他们。画家作画的动作过程仅仅只是佐证杰作诞生的热闹卖点,前者是后者吸引观众的佐料,观众真正品尝的美味还应该是画作本身向我们展示的效果。 最先向西方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西方学者之一苏立文,将观众观看绘画的过程分为东西两个方向:西方观众观看的是所绘内容的自我展示;而在“20世纪之前,即西方人对画家在观众面前表演的思想一无所知之时,中国的这种观念却出现的很早(苏立文)。” 《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便向我们展示了这种重视动作的传统和评价标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这里的“技”指与工匠的手艺活有关,它只能使人们“知道怎么做某事”,相当于董其昌绘画中“南北宗论”工匠所具有的能力,这是为艺术家所普遍否认的;而“道”则高于“技”的知道怎么做,一个有道之人可以在下意识的引领下自发行动,无目的性的去做一件事但却得到了好的结果,而这种于现在被称为“幸运”的东西为一种自由,正是这种自由使得这一系列动作令人愉悦。 在此,我们用“技”和“道”的标准来评述两位绘画大家的作画动作,看看他们是以“技”还是“道”来吸引观众的? 吴道子为兴善寺画佛顶圆光,“其圆光立笔扫灰,势如风旋,人皆谓之神助”,致使“长安市肆老幼士庶竞至,观者如堵”……又一次,在裴?将军舞剑的感奋之下,吴道子提笔作画,大书法家张旭同时作草书,“都邑士庶皆云:‘一日之功,获睹三绝’”。 从书文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吴道子一日之功便作一杰,这与西方“吸引观众的为所画内容的自我展示”相比,产生“杰”的过程更加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并且这种动作是于下意识中领会自然之道,再结合自身心源得来的。而“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理论的实践者,在中国绘画史上为唐人张?。张?是最早对画家精神主体与自然客体之间关系作出准确阐释和高度概括的人。《唐文粹》卷九十七有一段关于张?作画情形的生动记载: “是时座客声闻士凡二十四人,在其左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J104建筑工程.房屋建筑.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pdf VIP
- 2014地铁车站防火封堵设计要求基础介绍.doc VIP
- 《BIM建模技术》教案——5创建结构板.docx VIP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面向设计的地铁车站防火安全韧性评价_夏侯遐迩.pdf VIP
- 2025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我爱米兰》课堂教学设计.docx
- 《BIM建模技术》教案——4创建梁.docx VIP
- 2025年最新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知识竞赛题库附带答案.docx VIP
- 管道支架重量估算表(超全,超好) (2).xls VIP
- IE七大手法培训资料.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