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微博暴露你隐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让微博暴露你隐私

别让微博暴露你隐私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对技术的进一步依赖将导致的不良后果,我们应找回真实世界里的自我,达到返璞归真。”《国家公敌》的一篇影评这样写道。从博客到微博,使用者彷佛置身广阔无际的聊天室,悠哉其中。而在人际关系日益紧密的同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则成为每个网友的必修学分。任何过度狂热的地方,必然有看不清楚的潜在风险,微博隐藏学,你学会了吗?  “我们观察到:如果当事人发了1200条以上的原创微博,它就给我们创造了不少接近他的窗口和信息。分析他关注的人,就能知道他的朋友关系和欣赏的类型。分析他回复的留言呢,就能知道他对什么样的话题感兴趣。分析他转发的微博呢,就能了解他的价值取向和他的世界观。认真分析这些资料,就很容易掌握一个人的信息。”这是短片《微绑架》的台词,相信很多网友对此并不陌生。在网络上,特别是微博上,因为不经意间暴露自己的蛛丝马迹而遭“人肉”的案例层出不穷,轻则隐私暴露,重则家破人亡。  微博就像《三体》中的宇宙,也存在着“黑暗森林法则”,一不小心,很容易将不愿外人知晓的东西暴露于众,引发悲剧。因此,当你沉醉于微博时,就要当心了,看看微博是否正在暴露你的隐私。  繁华背后的隐忧  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称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较上年底增加2770万人,增幅仅为6.1%,网民增长势头有所减缓。而微博用户增长却呈猛烈之势,其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增幅高达208.9%,其中,手机微博的应用成为新亮点,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可见,微博一枝独秀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如今,身处多媒体传播海量信息时代中的人们并不缺少信息,而是缺少新奇。从BP机、大哥大到手机、互联网、QQ、微博……人们一路走来,在追逐新奇中推动了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事实上新奇也可解释为探秘,也是一种创新原动力。微博爆长正是从另一面反映了人们的心理动机――信息匮乏时代遗留的“饿”。随着微博用户呈几何级激增,许多人不经意间暴露了自己的隐私。  通常来讲,如果你注册了一个或者若干个微博账户,你就是一个微博用户,就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随时随地生产微内容,不管是一个字还是半句话,不管它有没有信息含量,每一条微博都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一个碎片。然而微博又不仅仅是碎片,这些零碎的信息足够让智商高、喜八卦、记性好的网友从中总结出你不为人知的秘密。  比如某微博控的微博上满篇全是他的足迹。在2011年9月26日这一天,从早上10点到晚上8点,他依次去银行取钱,到理光相机上海送修点修相机,去香港广场Apple Store零售店,去味香斋喝小牛汤,去许留山吃甜品,在采卉造型剪头发,在振江川菜馆吃晚饭,通过手机和一个名为“街旁网”的移动社交服务平台发了8条微博、开心网记录和豆瓣广播。这种 “暴露狂”一旦遇到“跟踪癖”,完全可以根据微博信息轻松画出他的轨迹,并且跟踪他。  像这样的微博“直播控”在网络上数不胜数。那么,为什么微博这么容易被“人肉”,还是有很多人喜爱不停地在微博上“晒”生活呢?针对这个问题有微博达人称,“因为大家都是爱炫之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认同和肯定,容易在微博得到满足感,而微博控现实中多数都是空虚的。”学者李银河被多次转载的一条微博,则这样写道:“我之所以至今仍停留在博客阶段没进入微博阶段,是因为听了一个朋友的话:写博客是为了让人知道你的思想;写微博是为了让人知道你的生活。我现在还没进化到让人了解我生活的阶段,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生活的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孤独得厉害,一种是自我膨胀厉害。我既不孤独也不膨胀,所以不写微博。”  相对而言,微博是公开的,QQ虽有“加密”这把锁,但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这不,官员通过QQ网聊,肉麻露骨的色情文字被人截屏将“隐私”公布于众,利用微博打情骂俏开房约会被晒到网上,还有“爸爸李刚”、“给镇长下跪”、“咆哮哥”、“发飙姐”、“官二代”等等,一有风吹草动,“围脖”立刻被人“围观”,既可让你“无限风光”,也能让你“臭名远扬”。从这层意义上讲,微博也是一把双刃剑,就看“围主”如何“耍”了。不过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增加了电子证据,作为法院判案的依据之一,喜欢微博或QQ聊天的人就要多留神了。  网上“福尔摩斯”令人惊叹  微博成为网络信息碎片的一种表现形式,尽管连标点符号在内只有140个字符,但切不可小看“碎片”中的信息密码。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在140个字的累积中就可以暴露得淋漓尽致,网上无数“福尔摩斯”们稍一分析就能让人“裸”一回。  “在她近期拍的微博照片中发现,百分之七十的背景都是东南区的建筑,比如这一条微博,背景是朝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