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宝敦煌差科簿所见“单身”浅见
天宝敦煌差科簿所见“单身”浅见 摘要:敦煌文书发现的“天宝差科簿”显示一些家无兼丁的单丁卫士和土镇兵并未得到破除差科的待遇,而文书在每一乡前面有所谓的“单身卫士”、“单身土镇兵”却得到破除差科的待遇,笔者以为,这两种情况区别就在于“单丁”卫士、土镇兵家中还有其他劳动人手来承担户役,可能是妻子,也可能是尚有劳动能力的父母,而“单身”卫士、土镇兵家中没有其他劳动人手。 关键词:天宝差科簿;单身卫士;单身土镇兵;破除 中图分类号:K877.9文献标识码:A 对于敦煌出土的“天宝差科簿”[1],王永兴先生、西村元佑先生先后发表三篇专门的考释文字,池田温先生的《中国古代籍帐研究》[2]也有专章研究,基本弄清了其中的大部分职名、役名,也有一些还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笔者阅读差科簿,关注了其中破除的“单身卫士”和“单身土镇”,兹略述浅见,求教于方家。 以下为行文方便,将没有破除的,家中唯一男丁的卫士、土镇兵称为“单丁土镇”和“单丁卫士”,以区别于破除的单身土镇和卫士,但暂不涉及概念的区分。“单身卫士”和“单身土镇”这样的称呼出现于每个乡前面的“破除”里,如P.3559(三)从化乡有: 24.二十三人单身土镇兵。 29.三人单身卫士。 又,P.3559(一)有: 14.三十六人单身土镇。 23.二十三人单身卫士。 关于其中的“单身土镇”、“单身卫士”为何要列入破除一项,他们与“见在”的单丁土镇和卫士有何区别?王永兴先生在《敦煌唐代差科簿考释》一文中认为,划在“见在”人数之外的土镇可能是现在军镇上服役,所以当乡不计。由此推测,土镇兵也是分番去担当镇守的任务的。同样,划在破除中的卫士可能是到京师去番上的,不在本乡。[3]P28西村元佑在所著《通过唐代敦煌差科簿看唐代均田制时代的徭役制度――以大谷探险队携来的敦煌和吐鲁番古文书为参考史料》中指出,“单身”一词,在唐代史书上往往按单丁之意来使用,文书中的“单身”也按此理解,因为单丁卫士兵役很重,不能从单丁户中再抽调更多的余力,所以算在破除中了。此外,西村也注意到文书“见在”部分的单丁者,指出这可能是由于边镇地区必须重征兵役,不得已将这些“家父刚进入老年,仍然比较健壮”的单丁征为土镇兵。[4]P1121池田温先生支持西村的因家庭承担能力将单身土镇兵和单身卫士破除的观点,但对于见在的单丁土镇与单丁卫士,提出不同观点,即因为各乡必须确保一定数量的见在者,所以没有将一些单丁兵破除。[2]P156 首先,王永兴先生的观点,并没有涉及所谓“单身”一词的含义,仅仅从番上者应破除的角度来讲,而没有解释这部分的人为何称为“单身土镇兵”和“单身卫士”,王先生推测土著的人充当镇兵即称为土镇兵,这并未涉及到土镇兵的实质,所以也难确定土镇兵是否也轮番执役。池田温先生认为土镇兵实际上就是在当地服役的团结兵[5],但“团结兵”据《资治通鉴》[5]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五月”条载: 又定诸州兵,皆有常数,其召募给家粮、春冬衣者,谓之官健;差点土人, 春夏归农、秋冬追集、给身粮酱菜者,谓之团结。 此外,据《唐六典》卷五载,“凡关内团结兵”,后列各地兵额,其下小注有:“仍在家常习弓矢,每年差使依时就试”。[7]P157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团结兵需要轮番执役,是定时集合,所以破除者和见在者之间似乎没有是否在番执役的区别。而西村和池田两位先生从家庭承受能力考虑,应当有一定道理,卫士执役很重,的确是有记载,如《唐(公元七世纪后期?)判集》[8]P559说: 40.其人并是白丁卫士,身役不轻,若为分给,使得安稳。 雍州地狭,百姓少地,判文要求对于卫士优先分配土地,可见因卫士“身役不轻”,当时确实存在着对卫士有一些照顾。但是池田先生推测各乡需要保持一定的见在者而没有将一些单丁户破除值得怀疑,因为就文书所见,从化乡的破除的单丁户远少于P.3559(一)记载的某乡(王先生称之为乙乡),从全县范围内的差役平衡来讲,这是不合理的。而据西村先生推测,见在的单丁土镇和卫士户内有刚刚入老的父亲,可以承担户役,这一点也不确切,举从化乡的单丁土镇为例,P.3559(三)从化乡: 325.石峻岑载廿七 白丁 土镇兵 347.安儿儿载廿三 白丁 土镇 这些户中并未注明家中还有老男可以承担户役,而事实上,户中如果有能承担户役的老男是要注出的,如从化乡有: 260.曹磨包多载六十五 老男 261.男大宾载?一 白丁 市壁师 262.男奴子载廿六 白丁 土镇兵 其他地方注明老男的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此外,中男也是要承担一定的劳役的,如果户中有中男也是要注出,如同乡有: 320.何尼尼载五十七 白丁 321.男抱金载十八 中男 村正 以上例子都举自从化乡,因此对于老男、中男,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