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橡胶炭黑增强和断裂特性
天然橡胶炭黑增强和断裂特性 【摘 要】天然橡胶产于自然界中的树木类,灌木类,藤类等植物,是人类最先应用的橡胶类材料。当今,种类繁多的合成橡胶材料被研发和应用,但是由于天然橡胶优良的性能,使得它依然是消耗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橡胶材料。因此,对天然橡胶性能的研究对于其应用和新品种橡胶材料的研发仍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了天然橡胶的炭黑增强及其断裂特性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天然橡胶 炭黑增强 断裂特性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65-01 1 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顾名思义,是一种来自大自然的橡胶材料。全球约有2000种树木类,灌木类和藤类植物能够产出天然橡胶胶乳。这些植物大部分生长于热带和温带地区。巴西三叶橡胶树所产的胶乳是天然橡胶工业最主要的原料来源。这种橡胶树原本生长于南美洲,但是现在,其胶乳主要产自亚洲。1 天然橡胶大分子的主要成分是顺式聚异戊二烯,它的分子量很高。研究表明,天然橡胶大分子的数均分子量约为0.25106(g/mol)2.71106(g/mol),其重均分子量约为3.4106(g/mol)10.17106(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3.6310.94。 天然橡胶高分子分子链结构规整,它既可以在低温且未拉伸的情况下结晶,也可以在拉伸下结晶。这种性质使得天然橡胶在未添加增强剂的情况下就拥有较高的强度,即较好的自补强性。 由于天然橡胶的高强度、高回弹性、低疲劳热、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异的加工性能,使得它成为用途最广泛的弹性体材料。天然橡胶被广泛应用于轮胎、皮带、软管、鞋具、工程用品等领域。2 虽然目前种类繁多的合成橡胶已经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如丁苯橡胶、顺丁橡胶等,但是,由于天然橡胶优异的性能,其仍然是需求量最大的橡胶。每年在全世界天然橡胶的消耗量约500万吨以上,随着天然橡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供应量远远不足。3因此,对于天然橡胶性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其应用,并研发新品种高性能橡胶。 2 炭黑增强机理 橡胶材料在应用时,一般会加入填充剂来提高强度,耐磨性和模量。补强用的填充剂一般包括炭黑、白炭黑、硅酸盐、无机填料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炭黑。 炭黑的形态由三级结构构成。第一级结构是最小的单个颗粒,可以称为初级颗粒或结节;第二级结构是由初级颗粒熔结成的集合体,这些集合体不会在橡胶加工过程中被毁坏;第三级结构是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由集合体组成的团块,这些团块在橡胶加工过程中会被毁坏。4,5 炭黑的补强性能决定于以下四个因素:初级颗粒的尺寸,比表面积,结构,和表面活性。6首先,炭黑初级颗粒尺寸越小,则其比表面积越大,使得橡胶与炭黑有更多的接触。另一个影响增强效果的因素是炭黑的结构。炭黑的结构决定了橡胶体系中吸留胶的含量。吸留胶指的是吸附在炭黑颗粒集合体内部空隙的那部分橡胶。5吸留胶不能够产生形变,因此它增加了炭黑颗粒的有效体积。炭黑颗粒的表面活性也对增强效果有影响。橡胶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而吸附在炭黑颗粒表面上。化学吸附是由于橡胶分子链与炭黑颗粒表面上的官能团产生了化学反应。通过这两种吸附方式,形成了结合胶。结合胶不能够溶于良溶剂中。 3 橡胶的断裂 断裂是固体产生新的自由表面积的的过程。7断裂是由人为引入的或本身存在于固体上的裂缝发展产生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Griffith提出了断裂过程的能量判据,即在断裂过程中所提供的能量与断裂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相等。Thomas和Rivlin将能量判据应用到了弹性体上。对于只有一个初始边缘裂缝的橡胶样品,可以导出方程3.1。8 (3.1) ――拉伸强度(发生断裂时的应力),G――断裂能,E――杨氏模量,k――随应变缓慢变化的常量,c――初始裂缝长度。 方程3.1仅适用于只存在一条裂缝的样品,不适用于多条裂缝生长的样品。根据方程3.1,对于只有一个初始边缘裂缝的样品,在单向拉伸下,拉伸强度正比于c-1/2。但是,对于在拉伸状态下能够结晶的天然橡胶样品,却并不遵循这一关系。Thomas和Whittle研究了天然橡胶样品在单向拉伸下,拉伸强度与初始裂缝长度c的关系。9拉伸强度随初始裂缝长度c的增加而下降。在一个临界初始裂缝长度ccr,拉伸强度会突然降低。这是因为当cccr时,样品来不及充分结晶就断裂了。因此出现了拉伸强度在ccr处突然降低的现象。 参考文献: [1]Subramaniam, A. Natural Rubber. Rubber Technology, 3rd ed.; Morton, M., Eds., Van Nostrand Reinhold: New York, 1987. [2]Hofmann, W. Natur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