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湘赣苏区收买谷子期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读湘赣苏区收买谷子期票

解读湘赣苏区收买谷子期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因实行苏维埃管理模式,而被称做苏维埃区域,简称苏区。一般而言,苏区都是处于四周白色恐怖包围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区域。为支持革命战争,改良民众生活,各个苏区都尽可能开展了经济建设,并且运用发行公债等手段筹集所需经费与物资。这些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鲜为人知的是,以井冈山、赣西南和湘东南为基础的湘赣苏区,曾经发行过一种收买谷子的期票,用以“保障土地革命战争全部胜利,充实红军粮食”。这种名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收买谷子期票”的票据,显然不同于苏区中央或地方政府普遍发行的公债。属个别发行,存世量稀少,堪称稀世之珍。   较早著录这一期票的,是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的,列入《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丛书中的《湘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一书。在该书第三章第三???中对湘赣苏区发行期票一事有所叙述,且于图录部分刊出期票样式。遗憾的是,所述只涉及期票发行背景及期票本身的附注内容,未涉及期票质地、形制、图案等。所刊期票样式又未注明是原尺寸还是经过缩放。这不免给收藏者、研究者及普通读者造成种种不便。   2009年,《中国钱币》杂志在其第二期上发表了洪荣昌所撰《红军时期的期票》一文,介绍了他收藏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收买谷子期票。同年9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洪荣昌编著的《红色票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票证文物收藏集锦》一书,又收录了该文,并刊登了期票样式,还对期票质地、形制、图案作了相当细致的描述,洪先生还对期票的历史地位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其所刊期票样式,比《湘赣革命根据地货币史》所录要逼真一些。这些长处,无疑可补前者之不足。   洪先生收藏的这款期票,“为毛边纸石印版,竖式框图结构,红黑两色套印,单面,四边是花边图框,顶部为梯形,有两条小花边分隔为三部分,上部冠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赣省收买谷子’15个字;中间左右为菱形花饰,花饰中间留白一个圆圈,在留白圈内分别书一个‘期’字和‘票’字,下部面积较大,约占全票的三分之二,有编号、发行期票的说明,以及落款和发行时间。底纹为梅花图案组成的‘期票’两个大字,编号为002243。说明有两条(内容从略――笔者)。落款为‘省财政部部长陈希云’,时间为‘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日’,并盖‘湘赣省苏维埃财政部执行委员会’椭圆形印章和‘陈希云’内圆外方私章”。   以上对期票本身进行描述的文字,大体上是准确的。只有对发行机关印章的文字解释错了,正确的释文应是:湘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财政部。须知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乃一省最高政权机关,财政等各部只是其下设之职能部门。洪先生忽略了这一层关系,按印文层次逐层顺读,焉能不错?   期票印行于1934年4月20日。此前,湘赣省苏区先后于1933年1月和7月发行过定额分别为8万元、15万元的两期革命战争公债,并于同年11月补发第二期革命公债20万元,用于经济建设。前两期革命战争公债须以现金购买。补发的革命公债,购买者可以“交银或交谷、棉花听其自便,交谷与棉花价格由当地县政府公布之”。这项规定,秉承的是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于1933年7月22日颁发的《发行经济建设公债条例》之精神。《条例》规定:“购买本公债者,交谷交银,听其自便,交谷者谷价照当地县政府公布之价格计算。”此时苏维埃政府发行公债有银谷两收规定,其原因:一是苏区群众手中现金(包括苏币)有限;二是苏区粮食供应日趋紧张,粮价日贵,个别地方、个别时间甚至有价无市,而且这种状况日益严重。1934年4月,活跃在湘赣苏区的红十七师、十八师相继取得沙市和田里两次战斗胜利后,红军驻地周围就出现了有钱买不到米的现象。   湘赣省苏区采取政治动员与经济动员相结合、交银交谷听其自便等办法,使推销革命公债的工作取得不小成绩。然而到1934年4月中旬,全省还有7万元公债没有被认购。为此,中共湘赣省委于4月21日,决定开展收集粮食3万石的突击运动,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紧密围绕收集粮食,增加市场供应,保障军需民食的目标,积极完成尾欠公债。 与此同时,省苏区财政部发行专门用于收买谷子的期票4万元,“向每个选民或每家以谷子购买一张。期限四个月(八月一日起),到期后准予向企业机关或国家分行兑现,以及完纳国税,一概收回”。   以上所述,当然可以理解为湘赣省苏区财政部发行收买谷子期票的背景。不过,既然行销公债已经可以收谷子,那为何还要另外发行期票去收买谷子呢?洪昌荣解释,群众手里有谷子,但不知道怎么用谷子购买公债,于是就发行了这期收买谷子的期票。这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且看1934年4月26日《红色湘赣》记载:“山塘乡苏维埃几天内,推销公债很多,收现谷2000多斤,收现洋100多元”,“有六七十岁的老妈子亲自挑谷来买公债的”。由此可知当年群众用谷子购买公债并无难处或不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