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论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摘 要】英汉习语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习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与文化的矛盾,在异质中寻求最大限度的对等。本文从英汉习语文化来源的视角探究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并指出在翻译习语的时候,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适当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 【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差异;翻译 一、引言 习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涵盖大量的文化特征和文化背景,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比喻,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在反映文化差异上,习语比其他语言成分更具典型性、代表性。 英语和汉语中有大量的习语,这些习语以简洁、丰富和生动的表达为特点,存在于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等各个领域。从英汉习语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英汉两个民族认识外部世界的不同视角,了解英汉文化的异同。 二、英汉习语的主要来源与文化差异 (一)历史来源 英国约有 2000 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远不及中国多,因此这方面的习语,不如汉语丰富。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 400 年之久,所以在今天的英语习语中不难找到古罗马文化的痕迹:Do in Roman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另外,也有不少与战争有关的习语: mask ones batteries(掩盖敌意)。 相比之下,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汉语中来自历史事件的习语很多。很多习语与历史人物有关: 赵高的“指鹿为马”、勾践的“卧薪尝胆”、周瑜的“赔了夫人又折兵”等;一些习语则直接包含著名的历史人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毛遂自荐”、“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有的习语还来自兵法:“出其不意”、“避实击虚”、“先发制人”、“一鼓作气”、“声东击西”等。 (二)地域来源 英国以“海洋文化”为主,人们长期从事渔业生产和航海事业,其习语自然与海、鱼等连在一起。他们常用鱼来比喻人:fresh fish(新囚犯);shy fish(害羞的人);feel like a fish out of water(感到不自在);as mute as a fish(默不作声)等。英国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海的习语:all at sea (不知所措); 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中国以“农业文化”为主,土地广袤,资源丰富,主要生产方式是取决于天气的农业生产,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至关重要,因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和土地有关的习语。如:“挥金如土”、“顺藤摸瓜”、“五谷丰登”、“瓜熟蒂落”等。汉语中农谚也不胜枚举,其内容涉及农事的方方面面:瑞雪兆丰年;精打细收,颗粒不丢;谷雨前后,正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宗教来源 西方国家许多人都信仰基督教。在西方,上帝被视为终极和万能的神,支配着宇宙、万物生灵,因而在英语习语中频频出现 god,church等字眼。例如:go to church (做礼拜);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Thank god (谢天谢地)。《圣经》中的典故、比喻和寓言也广泛地为世人所接受,所产生的习语也成为妇孺皆知的日常用语。例如:olive branch(橄榄枝);eye for eye, tooth for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对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是佛教和道教文化,汉语中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习语都是受佛教和道教影响产生的。 三、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方法 由于历史、地理、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语种的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因此,在翻译习语的时候,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适当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或者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将习语的原意象清楚、确切地表达出来。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对原习语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原则上不做任何调整的一种翻译方法。强调习语的民族、地域差异性的译者主张采用这种翻译方法,因为这样可以保持原作的风格和异域文化特色。有些英语习语中译过来只要合乎语法,又能为大众所接受,直译法未尝不可。例如:cold war(冷战);dark horse(黑马);to show one’s card(摊牌);To strike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趁热打铁);A cat has nine lives(猫有九命)等。这些英语习语基本上都是与汉语习语意义、形象相同的。同样,对于有些汉语的习语翻译为英语时也可用此译法。例如:坐山观虎斗(Sit on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海水网箱养殖市场调研报告.docx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道法)五年级上册复习.pdf VIP
- 2025年全球AI工具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35页.pdf VIP
- 潜孔钻机使用及保养.pdf VIP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0-1岁婴儿的营养需要与合理 辅食添加.pptx VIP
- 2025冲刺密押卷解析(二).pdf VIP
- 新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docx
- 孕期保健工作制度(最新版).doc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pdf VIP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诊治专家共识(2022 年)解读 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