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作用
浅谈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作用 摘要:目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得体应用,对保证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关键作用。方法:对2008~2012年预防接种门诊建卡的3850名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结果:在接种过程中,心理护理的得体应用,使孩子们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了紧张,恐惧心理,减轻疫苗接种的痛苦,大多数孩子积极配合接种,提高了儿童家长的信心,同时使接种率明显上升,异常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做好心理护理工作,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关键词:预防接种 儿童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66-01 儿童划免疫是一种投资少、效果好、保证儿童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法律赋予每个儿童的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制度[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2012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共3850例,年龄1个月~6岁。按照吉林省计划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1.2 方法。 1.2.1 首先对管辖社区的每个儿童按年龄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儿童的健康情况并定期做好预防保健知识宣教。 1.2.2 做好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的通知工作。通知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并告知注意事项、接种禁忌症等相关要求。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并交代家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告知下次疫苗的接种时间及种类,耐心地与家长沟通,解答家长的各种疑问。 1.2.3 温馨和谐的环境稳定儿童情绪。在疫苗接种时应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干净明亮的诊室、清新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墙壁周围张贴色彩鲜艳的卡通画报,儿童喜欢的玩具及书籍,并播放儿歌、动画片,并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摆放各种宣传资料,使其候诊时有在家的感觉,缓解儿童及家长的心理压力。 1.2.4 每个年龄阶段儿童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计免护士要运用沟通技巧与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 (1)婴幼儿期儿童:婴幼儿时期以无意注意为主,情绪的产生时间很短,计免护士从第一眼的对视开始,就以微笑的表情、温柔的抚摸、轻松闲聊的语言或给予喜爱的玩具分散其注意力,注意力被转移后立即给予接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接种,接种时及接种后嘱咐家长继续哄逗安抚幼儿。 (2)学龄前期儿童:学龄前期儿童有意注意时间延长,注意力易分散和转移。计免护士从第一句语言开始,亲切地夸奖其是个懂礼貌、听话的好孩子,女孩称赞其长得漂亮,男孩称赞其勇敢。让他们对护士产生亲切感,缓解紧张恐惧情绪。 (3)学龄期儿童:学龄期儿童生活环境、人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脑活动兴奋性增强,此阶段在心理个性方面仍然保留着幼儿时期的痕迹,在认识活动中带有被动性,以无意想象为主,意志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情绪相对稳定,喜欢受到表扬,爱表现自己。应该对孩子们鼓励和赞美,对其解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预防接种的好处,用容易理解的语言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让他们了解预防接种的目的,尽可能促进孩子们积极参与。对孩子的不合作,必要时应与家长配合,结合适当的强硬措施,注射后表扬其坚强的意志和勇敢。 1.2.5 接种后的护理指导。接种疫苗后让儿童在观察室静坐休息,观察30分钟,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处理,观察无任何反应再让其离开,以免因发生异常反应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并让家长了解一般反应及做好接种后的护理,一般反应都是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的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让家长了解相关知识,可更好的做好儿童接种后的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 (1)接种后让孩子适当多休息,不要做剧烈的活动。 (2)24小时之内不宜洗澡,尤其是接种局部,以免发生局部感染。 (3)禁止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现加重反应。如果局部出现红肿及硬结,应及时到外科门诊就诊。 (4)注意尽可能让孩子多饮水,注意保暖。 (5)接种前一天以及当天不吃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可吃些清淡的食物,万一出现皮疹,便于医生判断病情。 (6)若口服的是减毒活疫苗象糖丸、轮状病毒等疫苗,至少应在服苗的前、后半小时之内不吃热的东西,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7)接种后出现轻微的反应,一般不需用抗生素治疗以免降低接种效果。若体温过高并伴有其他急性反应,家长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2 结果 通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