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鲁迅先生听课座位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坐在鲁迅先生听课座位上

坐在鲁迅先生听课座位上   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中国杂文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鲁迅杂文一章。鲁迅先生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留学的经历,我只是耳闻,却无缘目睹。有人说,绍兴是周树人的故乡,而仙台是鲁迅的故乡。这话不无道理。201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有机会访问仙台。一下飞机,虽然寒风凛冽,我赶紧去拜谒鲁迅先生的故居。   仙台树木成林,绿叶繁茂,是日本本州东北的重要城市。鲁迅故居位于仙台市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小马路边,这里既无车马之喧嚣,又无废气之污染。鲁迅故居的门牌号是片:平一丁目1-10。走近一看,这是一栋日式木结构旧宅。2011年3月11日,这里曾发生9级大地震和浪高10米的大海啸。海啸上岸,当地损失惨重,仙台机场大厅浪高近3米,但鲁迅故居、鲁迅雕塑幸而无恙、毫发无损。   鲁迅故居的西邻是碧水潺潺的广濑川,时能听到海鸥的鸣叫声。由于年代久远,这间小楼已呈黑色,与旁边一家装修豪华的咖啡馆相比,显得颇为寒伧。即使这样,当地政府也不加修饰,体现了“维持原貌就是最好的管理”的文物保护理念。在鲁迅故居附近居住了30年左右的一位老太太叹息说:“鲁迅故居四周发生了很大变化,住宅翻新、道路修缮,但他住过的老房子还是老样子。”在低矮的门前,立一块小木牌,竖书“鲁迅故居迹”一行字,由第一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所书。故居门口栽了一棵枫树,树龄看上去已有数十年了,枫叶大部分由黄色转深红色。诚如鲁迅先生写给友人增田涉的―首诗中云:“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可见仙台秋天枫叶之丹红,给鲁迅印象之深。故居门口还亮着一盏小灯,光线暗淡,但见电表在转动,表明里面住着人,但门关得紧紧的。我无法入屋观看,只好在屋檐下站立,紧贴房门,摄得照片一帧,以为纪念。   鲁迅在1901年12月从路矿学堂毕业后,怀着“救国救民”的信念到日本留学,并题诗明志,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庄严誓言。1904年秋天,鲁迅先生来到没有中国留学生的仙台医专留学,颇受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他的食宿操心,安排鲁迅到这里住宿。   这里原是一家客店,离医专不远,是木板屋顶的两层楼房。这处住所在一个监狱附近,鲁迅住在楼上,楼下一部分租给别人“包办囚人的饭食”,鲁迅对此不甚满意,后来在医专老师藤野先生的劝告下,“搬到别一家”去住了。藤野先生,姓藤野,名严,排行第九,故又称藤野九郎。他对鲁迅从生活到学习给予很多的关心,还帮助鲁迅用红笔仔细修改他所抄的讲义和课堂笔记。鲁迅先生心存感激,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写下著名的散文《藤野先生》,我就读中学时的教科书里收集了这篇名文。   沿鲁迅故居朝南步行几百米,就到了鲁迅先生当年听课的医专教室。这是一座阶梯教室,计有10排,好坐100余名学生,桌椅都是原样。黑板是可以升降的,当年的黑板刷还放在一边,阶梯教室还可以放幻灯。教室前方挂着一张藤野先生的照片,30岁出头,面容黑瘦,八字须,穿西服,戴领结和眼镜。我仿佛看见了藤野先生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走进课堂,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讲授骨学的情景。   鲁迅先生后来决定不学医了,和藤野先生告别。藤野先生很难过,送给鲁迅一张照片,后面写着两个字:“惜别”。鲁迅先生回到中国后,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挂在北京寓所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歇一歇时,鲁迅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鲁迅先生又增加了作文的劲头。   仙台医专后来成为东北大学的医学部。自1970年起,这间教室不再使用。1975年,东北大学改建,将它平移数十米搬到这里,作为重要文物保护起来。鲁迅先生听过课的教室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我们来访的那天,已进黄昏,学校破例为我们一行放行,并请专人来作介绍。鲁迅先生的座位在第三排。我们同行五人,都分别到鲁迅先生坐过的座位上端坐几分钟,默念一番,希望沾一点鲁迅先生的骨气和文气,并照了相。   许多参观者都在这里留言。1998年,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时,在鲁迅先生坐过的座位上坐了一回,感慨良多。前外交部长李肇星2000年在这里参观后在贵宾册上写道:“我,热爱鲁迅。我热爱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我热爱东北大学。我热爱和祝福中日人民的伟大友谊。”   从这间教室步行不到5分钟,来到了大学园区。在中央的几棵大红松下面,坐落着鲁迅先生的纪念雕像。雕像为石质底座的铜质头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曹崇恩先生于1992年制作的。其形象是人们熟悉的:直挺而坚硬的头发,浓密的八字胡须,棱角分明的面部,还有那深邃而又略带倔强的眼神。雕像背面是日语书写的文字介绍,其大意为:“中国文豪鲁迅,于1904年到1906年留学于此,但因念拯救民族之魂更为迫切,故弃医从文。今作此雕像,纪念这一转机之地。”在雕像左侧四五步远的地方,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