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作文中的审美创造能力是指能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美的创造的心理能力。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必须把开展和推进学生主体的语文审美创造活动作为中心,遵循语文审美创造的规律,重视学生的审美创造心理活动,促使学生逐步达到审美创造的自由境界。 一、例文学习,须自读领悟,深入感受美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次习作均有例文引路,文后仅作简要的评点并提出本次习作要求,这就为学生的自读领悟创造了广阔的心理空间。全班几十位学生,由于社会生活背景、个性心理体验的差异,对例文的阅读理解和心理感受自然也会产生很大分别,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笔者总是充分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例文中走上几个来回,深入感受和全面把握例文的形式美(结构美、语言美)、内容美、意蕴美和情感美,获得由衷的审美愉悦。再通过让学生把自读所得与组内、班内同学的广泛交流,博采众长,形成对文章美的共识。这种共识,既作为语文美创造的理想目标吸引着学生,定向地指导他们作为审美主体的语文审美创造活动,又作为语文美创造的内驱力推动着学生,点燃其创造的热情和欲望。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习作实践提升为语文美的创造活动,从而将习作素材尽心尽力地熔铸为美的作品。 教学第七册习作3的例文《给好朋友的一封信》,我让学生自读体会文章的好处。学生经过反复阅读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有人发现小作者抓住了自己家乡“三面环山,风景如画”的环境特点,相当典型;有人认为小作者勾勒了一幅牧民生活的优美风情画,温馨和谐;也有人说最值得欣赏的还是赛马比赛的壮观场面,你追我赶,人喊马嘶,尘土飞扬,特别带劲儿;还有人特别喜欢马儿,装扮得漂亮,飞奔得疯狂,赢了还戴华丽的马鞍,非常可爱;更有人爱最后一段的欢迎语:“我和家乡会张开双臂欢迎你”,让人恨不能立刻投入小作者家乡的温暖的怀抱中去。 通过读后交流他们达成了共识:在信中叙述见闻要分主次详略,特别有意思的作为重点,重点叙述的内容要写具体,而要写具体关键在于细致观察,要动用各种感官去全方位观察发现事物的美,这样才能真实反映生活的美,从而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二、观察生活,求更多发现,深刻体验美 一般的作文教学只讲究“外观察”,而美育则既讲究“外观察”又讲究“内观察”。“外观察”即通过主体的感官接受外部世界的信息,是以感觉、知觉活动为主的能动的反映形式。它获取的生活材料是逼真的,但又是现象的,难以凝聚为美。“内观察”则是在“外观察”基础上的心灵体验,是以想象、感情活动为主的具有创造性质的思维形式,它获取的素材是主客观融合的,是初步审美化的。“内观察”是非强制性的、自然而然的内心体验,因此,它能带来深刻而独特的生活感受。 笔者不但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觉)多角度地观察客观事物,还引导学生从外部观察进入内心体验,学会内外观察并用,为语文审美创造积累丰富的材料,奠定深厚的基础。在笔者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努力下,他们的观察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请看一位学生在给她姐姐的信中描绘昆山亭林园“西山风景区”的那片沙滩: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沙滩。金灿灿的细沙在阳光照耀下微微发热,可一点儿也不烫手,我把小手伸进沙中感觉就像被母亲温热的手轻轻握着。它又太细了,好不容易捧起一把沙子,还没等我看清楚,它们就从我的指缝里溜了出去,像一阵烟雾,转眼散尽了。 请看另一位同学笔下初春的小公园:公园里到处都是绿茵茵的草地,小草已经萌发这一年的新芽。啊!春天的力量真是无穷无尽啊!瞧,那朵朵彩霞般的桃花,配上点点翠绿的叶芽,再加上绕着桃花嘤嘤嗡嗡、上下翻飞的金色的小蜜蜂,一幅多美的图画呀! 以上两例,显示出学生观察得细,感受得深,能两种观察法交替运用,因而其习作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叙事抒情,讲真情实感,尽情表现美 学生习作的美,不能等同于客观现实生活的美,它来自学生体现主观意图的言语行为以及灌注着内在生命的文学表现。如果学生没有主观表现的愿望,就不会有语文审美创造的热情,就不可能进行语文审美创造的活动。唯有使表现生活的语言文字同时传递着作者的主观感受的信息,才会有文章中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怎样激发学生主观表现的欲望呢? 1、建立面对读者表达的情境。 在每次习作中让学生建立起仿佛正面对读者并与之交流的情境,这样可有效推动他们的主观表现。因为一旦建立了这种与读者交流沟通的联系,就有了交谈的对象和说话的情境,就有了思想感情的有效表达和习作技巧上的主观努力。一句话,学生的主观表现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施展的天地。在这一点上,苏教版教材在贴近学生的习作心理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第五册的习作5《动物名片》,让孩子们为自己喜爱的动物设计名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IPC-6012F 2023 EN,刚性印制板性能要求Qual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igid Printed Boards.pdf VIP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测试题(含答案) .pdf
- 某企业人才盘点项目启动会.pptx VIP
- 2025届高考数学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及新质课堂建设课件.pptx VIP
- 《2024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趋势洞察》-霞光智库.docx VIP
-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洞察及全球趋势展望报告.pdf VIP
- 133附件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量支付管理细则.doc VIP
- 财务报表分析和证-券估值 ,第五版 答案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Security Valuation solution SOLUTIONS_MANUAL ,5e.doc VIP
- 《汽轮机本体检修》职业技能鉴定-题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