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第七章第6节特殊自然资源的管理.ppt

环境管理第七章第6节特殊自然资源的管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第6节 自然保护区 一、自然保护区的定义 为了保护濒临灭绝的珍稀生物物种以及代表不同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而选择保护的典型区域。 自然保护区分类 类型 保护对象 综合生态保护区 较完整的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 野生生物保护区 珍贵、濒危动植物 自然遗迹保护区 化石、火山、冰川遗迹 自然保护区分类 类型 保护对象 举例 综合生态保护区 较完整的有典型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 长白山(温带森林) 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野生生物保护区 珍贵、濒危动植物 四川卧龙(大熊猫) 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丹顶鹤) 自然遗迹保护区 化石、火山、冰川遗迹 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遗迹) 山东的山旺(生物化石产地)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法 制订自然保护区的区划 自然保护区宏观规划 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二、自然保护区的结构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 区域 特点 核心区 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区内严禁一切干扰。 一般仅允许物种调查和生态监测,但禁止采集标本。 缓冲区 其主要目的是缓冲外来干扰对核心区的影响,以保护核心区。可以适当采样和采集标本,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活动区域,一般不对外开放。 外围区 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自然保护区的评价 多样性 稀有性 代表性 自然性 生存威胁 社会经济价值 管理基础 科研基础 管理成效 三、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 我国主要自然保护区状况 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中国独有的物种,生长在滇西北海拔四千米的高山森林之中。 ——滇金丝猴的家非常之大。专家说,100平方公里以上连绵不断的原始森林才藏得住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非常珍稀的动物,它的分布区域大概只有大熊猫分布面积的十分之一。 ——滇金丝猴是惟一会笑的灵长类动物,它有笑肌。 ——滇金丝猴是从面相上来看最像人的动物,它比大猩猩更像人。 ——滇金丝猴身上的毛并不是金黄色的,而是黑白毛色。金丝猴里头其实只有一种是金黄色。 ——滇金丝猴是一个关键物种,它以松萝为食,能够清洁整个森林,让整个森林更加健康。 ——滇金丝猴从来不用嘴觅食,所以它的嘴巴非常嫩,大脑也非常发达。 ——滇金丝猴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猴类,母猴一般在10到13公斤左右,公猴可以达到40到50公斤。 ——滇金丝猴全球仅存不到2000只。截止到2004年的数据,云南境内有滇金丝猴约1700只。 生态示范区建设管理 概念 生态示范区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建设为主要对象,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区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又对外开放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 中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从1995年正式启动,到2001年国家环保总局共批准在全国设立215个试点建设区,其中生态省3个(海南、吉林、黑龙江),生态市(地、盟、州)36个,生态县(市、区、旗)169个,其他10个。 经过几年的建设,一些试点地区完成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阶段目标,一些原本生态恶化、经济落后的地区经过生态建设不仅换来了山青水秀,而且通过建立生态产业鼓起了钱袋子。 分类(见书) 农业型 农工商一体化型 旅游型 乡镇工业型 城市化 生态破坏型 湿地资源管理 概念及功能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湿地的研究活动则往往采用狭义定义。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保护机构于1979年在“美国的湿地深水栖息地的分类”一文中,重新给湿地作定义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至少有一至几个以下特征: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   (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定义还指湖泊与湿地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按照这个湿地定义,世界湿地可以分成二十多个类型,这个定义目前被许多国家的湿地研究者接受。 湿地基本分五大类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时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无植物生长的浅水水域,包括海湾和海峡;潮下水生植被层,包括各种海草和热带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间海域:多岩石的海滩,包括礁崖和岩滩;碎石海滩;潮间无植被的泥沙和盐碱滩;潮间有植被的沉积滩,包括大陆架上的红树林。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统。   潮间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间泥、沙或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