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及防治.docVIP

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及防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及防治

某电镀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及防治   摘 要:文章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电镀企业生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与技术规范对企业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分析与评价。企业能够采取相关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相关要求。   关键词:电镀厂;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防治   1 背景   电镀行业属于表面处理行业,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与功能性,通用性强,应用面广。故某公司在某电镀工业园区建设金属表面处理的项目。   2 主要危害因素   2.1 生产工艺与所用原辅料   该企业为吊镀铜镍铬生产线,镀件经过电镀前处理(除油与酸洗工序),经过电镀处理(预镀氰铜、镀酸铜、镀镍及镀铬等工序),再经过电镀后处理(干燥工序)后为成品。经过一个镀槽后,均经过几个水洗槽进行水洗。使用的原料主要有片碱、盐酸、氰化钠、硫酸铜、硫酸镍与铬酸酐。   2.2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及危害   2.2.1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经过现场调查与相关资料分析,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氢氧化钠、氯化氢及盐酸、氰化氢、氰化物、硫酸、可溶性镍化合物、三氧化铬、高温、噪声等。   2.2.2 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及危害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为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吸入氢氧化钠的粉尘或烟雾时,可引起化学性上呼吸道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口服后,口腔、食管、胃部烧灼痛,腹绞痛、呕吐血性胃内容物,血性腹泻。氢氧化钠溅入眼内,可发生结膜炎、结膜水肿、结膜和角膜坏死。严重者可致失明。   氯化氢及盐酸:氯化氢无色,有窒息性气味,比重大于空气,遇潮湿的空气产生白雾,极易溶于水,形成盐酸。烟雾吸入后即刻引起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吸入高浓度烟雾可引起肺水肿,高浓度吸入时,有时尚可引起喉痉挛或水肿,甚至导致窒息,很快死亡,误服盐酸后,口腔、咽部、胸骨后和腹部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皮肤受氯化氢气体或盐酸雾刺激后,可发生皮炎,水泡;若皮肤接触盐酸液体,则可造成化学性灼伤。   氰化氢:氰化氢,化学式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剧毒且致命,无色而苦,并有杏仁气味。主要引起机体组织内窒息。急性中毒病情进展迅速,无明显潜伏期。一般病情危重。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口服多量氢氰酸后立即昏迷、呼吸停止,于数分钟内死亡(猝死)。皮肤或眼接触氢氰酸可引起灼伤。亦可吸收致中毒。   氰化物:氰化物特指带有氰基(CN)的化合物。人在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   硫酸:硫酸(化学式:H2SO4),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许多金属发生反应。吸入酸雾后可引起明显的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支气管炎,高浓度时可引起喉痉挛和水肿而致窒息。伴有结膜炎和咽炎。可引起消化道灼伤。皮肤接触浓硫酸后局部刺痛,可发生溃疡。溅入眼内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溃疡以至穿孔。   可溶性镍化合物:镍盐大量口服时可产生剧烈的胃肠道刺激现象,出现呕吐、腹泻。在镀镍或电解镍时,常因其粉尘或蒸气的刺激而发生皮炎,主要表现为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湿疹。   三氧化铬:暗红色或暗紫色斜方结晶,易潮解。用于生产铬的化合物,氧化剂,催化剂,此外还用于木材防腐,电镀等。吸入六价铬化合物的粉尘、烟雾,口服铬盐等可引起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表现为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鼻腔烧灼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鼻衄、气急、呼吸困难等。口服中毒表现为服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绞痛、吞咽困难、腹泻、血便、烦躁,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功能损害、肾功能衰竭。皮肤接触六价铬后,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   高温:从事高温作业时因体内热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可能导致职业性中暑,严重时可发生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噪声: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可引起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位移、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失,严重者出现噪声聋。   3 检测结果及分析   3.1 检测结果:经检测,化学危害因素氢氧化钠、氯化氢、氰化氢、氰化物、硫酸、可溶性镍化合物、三氧化铬检测结果均合格。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部分岗位不合格。   3.2 检测结果分析:因物件在搬运、上下挂等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撞击以及部分镀件需用气枪吹扫表面水分,故部分岗位噪声检测结果不合格。因电镀需要一定温度,部分镀件需要烘箱进行烘干,故部分岗位高温检测结果不合格。   4 采取措施   4.1 选址及布局:该企业位于某电镀工业园区,周围无居民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