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肠瘘诊断与治疗研究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肠瘘诊断与治疗研究
【摘要】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 )的并发症种类繁多,如术后发生的、与手术有关的或需要手术处理的并发症,如肠瘘和胰瘘等。本文根据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性胰腺炎并发肠、胆、胰瘘3例临床资料,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并发肠瘘的诊断与处理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瘘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70
肠瘘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常见的肠道并发症,是影响SAP预后的重要因素。由于诊断和治疗的进步,我院特色专科的普外专科手术技术已日趋成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愈后有了明显的改善。早期死于休克及近期并发症明显减少,但后期因感染性坏死及由此引起的其他问题已成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51岁,术后发生胰腺及胰周脂组织坏死并发感染5例,其中肠瘘3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45岁,因上腹痛一日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术中见腹腔内血性渗液800ml,胰腺呈弥漫性斑片状发黑坏死,胰周高度水肿,胆囊及胆总管结石,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多管引流,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术后持续发热,胰周引流呈灰黑色混浊液,约一同后逐渐减少;术后两周MRI发现胰头后方和右肾周围积液,T管造影发现胆总管胰腺段瘘,该瘘与胰头后、右肾周脓腔相通,又因持续呕吐再行钡餐造影,发现十二指肠壁有外来压迫性梗阻。于首次手术后三十日再次行胰周、胰头后和右肾脓肿清创引流,术后次日因中毒性休克并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例2女,50岁,因持续上腹剧痛伸腰背部痛4小时入院,急诊手术见:血性腹水500ml,胰广泛坏死,胆囊内数十粒绿豆大小胆固醇结石,行胰腺坏死组织清除,胰周多管引流,胆囊切除。术后长期发热,“B超”显示主胰管增粗(0.8cm),小网膜腔积液,钡餐显示十二指肠降段瘘,结肠脾曲瘘,该瘘均与腔脓相通。于手术后30天第二次手术,在清除胰坏死组织???脓液后,见胰体尾完全坏死缺如,十二指肠和结肠脾曲瘘口已被炎性肉芽组织封闭,无法探知,仅作脓腔引流,术后随即发生粪瘘,经换药两月粪瘘自行封闭,痊愈出院。
例3女,43岁,全腹痛伴腰背部牵扯痛一日以ANP急诊手术,腹腔内血性腹水850ml,胰腺呈广泛发黑坏死,尤以胰体尾部为甚,坏死区域合成片,呈烂泥肉酱样,胆囊内细小结石多个,作胰腺坏死组织清创、灌洗、胰周多管引流,胆囊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术后持续发热,间歇性呕吐,胰体尾部引流出粉红色胰液最多时200ml/d,胰头部引流出胆汁样液150-200ml/d,诊断术后并发胰胆瘘,于首次手术后43日再次手术清创,清除胰腺及胰周烂泥状感染坏死组织,术后虽胰头处引流管有少量胆汁样液流出,约一周后胆胰瘘自行封闭,痊愈。
2 诊断与治疗
2.1彻底清创及充分灌洗引流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处理的积极作用。ANP不论采用何种手术方式,目前尚不能完全终止胰腺出血坏死的继续进展的病理过程。文献报道:蝶形开放及计划清创可以及时清除胰及胰周坏死组织,在ANP外科治疗中具有肯定充分引流的应用价值,但是开放引流不仅有感染的可能性,使护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且切口疝的发生率也高,我们一直采用胰腺坏死组织清创,多管引流,一期缝合腹部切口的处理方法,效果比较满意。关键在于:一要引流管位置选择适当,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除胰头和体尾部上下放置外,还要根据胰背侧、胰周病变情况加放胰后、胰周引流管;二要选用大口径壁簿的引流管,最好为硅胶管。过去我们使用一般口径(Φ0.5~0.8cm)橡皮管和市售硅胶双套管,但术后短时期内即被肉芽组织包裹,腔内被坏死组织堵塞,随后我们采用大口径(Φ1.0~2.0cm)硅胶管,并在术后间断多管内交替灌洗(1000ml/次),必要时适当加压推注,可防止堵塞,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三要术后即开始灌洗,这样既可稀释含有胰酶和毒性物质的渗液,减轻中毒症状,又可及时将脱落的坏死组织冲洗出来,避免其沉积,继发感染。我们还感到:这样做引流管被包裹堵塞的机会较少。由于血液屏障的存在,临床常用抗生素在胰腺组织中浓度较低,灌洗液中加入针对肠道G杆菌及厌氧菌的抗生素、灭滴灵,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坏死组织的感染。本组手术治疗20例,经清创灌洗引流治愈12例,并发肠瘘3例,肠梗阻2例,死亡3例,本组治愈率85%,死亡率15%,这表明彻底清创及有效的灌洗引流可使ANP治愈率提高,并可防治其并发症。对于持续发热,全身中毒症状无好转者,应注意有引流不畅的脓腔和感染坏死的情况,如确定有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