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中国女孩”求学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肯尼亚“中国女孩”求学路

肯尼亚“中国女孩”求学路   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来自非洲肯尼亚帕泰岛上家村的女孩沙里夫说:“我妈妈是正宗的中国水手后裔。”而母亲告诉沙里夫,她们的中国祖先姓谢,妈妈的名字就是巴拉卡?巴蒂?谢。所以,当地人也称沙里夫为“中国女孩”。2005年,沙里夫来到中国,先学两年汉语,接着用5年时间完成了中医专业的本科学业。从2012年9月开始,沙里夫开始读研究生。这个肯尼亚“中国女孩”是怎样来到中国的,她有着怎样传奇的身世和人生经历呢?   600年前,郑和从太仓浏河率几百艘木质船、两万多人的庞大船队,经过多个东南亚国家,穿越印度洋,抵达非洲肯尼亚蒙巴萨。   2004年5月到2005年3月,有关方面组织了一次“重下西洋”的活动,他们从太仓浏家港出发,沿着当年郑和七下西洋的路线,航程1万多海里,途经20多个国家。途中,他们遭遇台风、索马里海盗袭击等等险情。然而,仿佛是一个跨越了时空的执著召唤,令这次远航矢志不渝,终于抵达终点站蒙巴萨。   为庆祝这次远航成功,我作为太仓代表团的成员,去肯尼亚参加了庆功晚会。   就是这次机缘,我们有幸认识了肯尼亚的“中国女孩”――沙里夫。   沙里夫的家乡   下榻酒店以后,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郭崇立宴请远道而来的太仓代表团。席间闲聊,郭大使说起了“沙里夫”的故事。他说,姆瓦玛卡?沙里夫据传是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家境贫寒。在当地,女孩子念书的很少,一般十五六岁就结婚了。沙里夫读初中时,因读不起书,数次辍学,差一点嫁人。她给大使写信,表达了自己想读书的意愿。郭大使接到女孩的信后,两次前往帕泰岛看望女孩。这个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在当地华人社会产生了反响。有一位四川籍的赵姓医生,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决定资助沙里夫读完高中。2005年,当时沙里夫即将完成高中学业。她有更大的心愿,想去中国的大学深造。但苦于资助人的经济能力,此事还没有眉目。   肯尼亚的“中国女孩”?!这个不经意讲述的故事,引起了代表团成员的特别关注。时任太仓市常务副市长的盛蕾当即表示,太仓愿意资助这位小女孩到中国读大学,并承担她求学的全部费用。郭崇立大使也表示,只要太仓愿意承担学费,该办的手续,由他来负责协调疏通,尽快办好。   据介绍,600年前,郑和船队中的一艘大船行驶至印度洋帕泰岛上家村附近的海域时,触礁沉没。20多名中国水手携简单物品,坐小船逃生至帕泰岛的上家村,永远中断了归程。当地居民友好地接纳了这些中国水手,中国水手教当地人耕地种田,结网捕鱼。从此这些水手在这里结婚生子,繁衍生息。据学者考证,“上家村”并非原名。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从当时上海县的太仓出海口出发,许多水手就是上海太仓人,而斯瓦希里语的“上家”与“上海”完全同音,村名改为“上家”,或许就有这些中国水手纪念故乡的原因。   2002年,美国《纽约日报》记者纪思道曾到访上家村,发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原始村落,仍保留着15世纪郑和时代的生活习俗。有一位100多岁的老人对记者说,他的祖辈告诉过他,很多很多年以前,有一艘中国的船在此地触礁沉没,逃生的水手被当地土著救起,逐渐形成了这里的“中国村”。   沙里夫的身世   在沙里夫老家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陶罐,70多厘米高,最粗的地方直径将近50厘米,上面有栩栩如生的双龙戏珠图案。考察者认为,这个陶罐就是中国明朝的六耳陶瓮,但它的5个耳都已经不在了。   沙里夫家里还一直保存着一只祖先留下的瓷碗。有一年,一个英国考察队来到这里,其中一个队员不小心摔坏了瓷碗,让母亲和沙里夫伤心不已,以后她们在中国客人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才把瓷碗给粘好。现在他们村里的村民还会打铁,一位正打造铁锹的老人曾告诉沙里夫:“都说这手艺是你家的祖先传下来的呢。”而村里编织篮子的方法,也与中国华南一带的编织方法相同。   沙里夫说,小时候常听外祖父讲,中国祖先娶了当地女子后,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生了女儿的中国水手,必须将女儿嫁到生了儿子的中国水手家中,这样可以多少保持一些中国血脉的延续。   “我妈妈是正宗的中国水手后裔,到了妈妈这一代,中国后裔大部分都迁移到城市去了,妈妈嫁给了当地人……”而母亲告诉沙里夫,她们的中国祖先姓谢,妈妈的名字就是巴拉卡?巴蒂?谢。所以,当地人也称沙里夫为“中国女孩”。当沙里夫终于要去中国时,妈妈激动地哭了。   后来沙里夫在中国接受采访时,还有过这样一场对话:   “你觉得和中国人之间相似的地方多吗?”   “我觉得自己和中国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哪个地方像?”   “我的脸,还有我的头发、眼睛。”   沙里夫的梦想   在郭大使的努力下,女孩到中国留学之梦终于成真。   沙里夫希望学习中医,“在我的家乡拉穆群岛,有一家中医诊所,岛上的人生了病,只要诊所的那名医生在他们身上扎上几根细细的银针,病就很神奇地好了……”“我知道,选择这个专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