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教学实效,期待高质量“素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强教学实效,期待高质量“素课”

增强教学实效,期待高质量“素课”   一、问题提出   平常教学中,我们大家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了,能力越来越差,这个知识点我都讲过三、四遍了,题目还是不会做,真是难以理解,这个班太差,均分太低。出现这种状况,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大环境的因素,如,绩效工资的冲击。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年年面对同样地教材,高级已经评到,还有什么追求,随着年龄的增大,已经没有多少激情,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事还不一定多拿钱,甚至拿钱少。有学生的原因,现在的学生,兴趣已经大大转移,几支试管,几瓶破试剂哪能提起他的激情?学习是一种压迫式的学习,能学好吗?曾经看过一位学者发出的这样一句感慨:“中国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搞死在起跑线上。”想想确实是这样。   面对多方面的问题,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只有去适应,不敢说把它当事业来做,我想把它当养家糊口的手段还是必要的,不   想流芳百世,最起码不能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留下骂名。今天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本着增强教学实效,不想每节课都是精品,最起码每节课做到朴实、实惠的“素课”的目的,大家一起努力。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影响课堂实效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初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   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和培养   在初中,让学生强化练习,有限的内容在反复学习之后必将使学生失去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习惯于背诵标准答案,学习相当被动,尤其是化学,首先是启蒙,又要升学考试。让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在那里发呆;上课讲练习,学生却不愿意听具体的解题思路而在那里等着参考答案;让学生看书,学生可能在那里走神。学生明显缺少参与意识,或许就是缺少吸引其注意力的情境。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   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教师讲得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一位专家在听课中曾有意识地统计过4位教师课堂提问的情况。一堂课中,最多提问11次,重复问题3个,真正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即“必须经过仔细推理得出”)共6个,人均1.5个;“需要通过回忆得到答案”的问题共6个;共提问学生43人次,其中“提问后请自愿回答的人”30人次(却都集中在两三个学生身上),“不自愿回答的人”13人次。可见思考的力度与广度都不够。教师考虑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会了、掌握了,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缺少关注,不提问,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本生动的课堂只是少数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显得冷清。   3.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   虽然在备课时都写下了三维目标,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忘了教学目标,随意性比较大。而我们有些教师的教学目标叙写用在哪节课都行,可谓“放之四海皆真理”。   4.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   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5.教师可能局限于教材的讲解,学生听着感觉没意思   可能过于延伸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难度,无意识地追求一步到位,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部分学生课堂消化不了,学习热情日渐消退,课堂效率低下。   6.课堂“讲风”太盛,课堂教学没有“留白”   大量的练习,侵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甚至是其他休息时间,学生疲于应付,失去了学习的快乐。这种现象限制了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三、化学课堂期待“素课”   什么是“素课”?“素课”是清淡、简洁、自然状态下,没有作秀雕琢痕迹的课,是真实而原始的本色课。就像我们平时喜爱的生态食品,直接从生产基地采摘而来,不是那种罐头,不是那种腌制、烘烤或油炸过得变形成品,也不是那种反复提炼而制成的什么“精”啊“神”的。纵观现在的形形色色的优质课评比,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总觉得技巧太多,荤腥太多,油酱太足,色彩太浓,口味太重。   纵观一些教师成功课堂的经验和教学的实践和反思,分享以下几点经验。   1.我期待这样的素课――素色的教学语言   教师所说的,就像平时所说的。也许不是很流畅,不像语文教师说得那样动人,也许没有多少比喻和夸张,也没有一大串的排比以增强气势。平时怎么说,就怎么说,有断有续,又急有缓,有点头有叹息,只需集中在某一个化学话题上,只需围绕某一个化学中心内容上。只不过开个头,引个路,就怎么说说、问问,引学生想一想。偶尔一幽默,偶尔明知故问,偶尔重复几句以示警觉,一旦发现,马上就承认,而且一点也不丢面子……不时又在黑板写上几个字。   素课的气氛是宽松而随意的,态度是自由与平和的,但教师所说的,全都是内心世界的声音,不需半句夸张,没有一点虚假,没有一句为了迎合学生,也没有一句为了讨好,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