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破镜重圆”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破镜重圆”故事

唐代“破镜重圆”故事   在唐代传奇和笔记中,有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故事很多,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其中有一类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男女主人公经过一番离别周折之后,最终再度团聚,重续鸳梦。这就是“破镜重圆”类的爱情婚姻故事。造成主人公离别的原因各有不同:或因遭逢乱世,或因家庭变故,或为权势人物所夺,或因贫寒而无法相守等等。而最终成就夫妻团聚的因素主要有两类:或取决于权势人物的成人之美,或借助于豪侠义士的鼎力相扶。而诗歌在其中往往起到了媒介的作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诗歌在唐代社会生活中具有的广泛性。本文就从唐代的此类故事中选取若干较具代表性的,分类予以介绍。   一、权势人物的成人之美   有关考证,“破镜重圆”作为一种习俗大约在汉代就已产生(参阅《破镜重圆习俗考》,《寻根》2008年第1期)。但历史上最著名的“破镜重圆”故事则发生在陈隋嬗递之际,这就是孟?《本事诗》所记载的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历经患难,最终铜镜相合、夫妻团聚的故事,也即“破镜重圆”故事的原典。虽说徐、陈二人彼此信守约定及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情感,是他们得以重逢的前提,但隋代豪贵杨素的富有悲悯之心、乐于成人之美,才是促成其美满结局的关键。   同类的悲欢离合故事在唐代也多有流传,《太平广记》卷一六七“裴度”条就是著名的一例。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元和时位至宰相,封晋国公。他不仅是一位勋业盖世的中兴名臣,也是一位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磊落男儿。唐代笔记曾多处记载了他替人排难解纷的善举,“裴度还带”的故事历来脍炙人口。《太平广记》中的故事如下:元和年间(806-820年),有一位新任命的湖州录事参军,在赴任的途中遭遇强盗,不仅随身的财物被洗劫一空,就连他的官诰和历任文书也被抢走了。这位参军走投无路,只得沿途靠借贷艰难返回长安,暂居旅店。本来他丢失了官诰文书,又陷入了经济困境,对前途已几乎绝望了。但幸运的是,他住的旅店正好与裴度的府邸毗邻,命运最终垂顾了这个落难之人。一日,裴度公务闲暇,微服出游,与某参军相逢店中。裴晋公见此人像个潦倒书生,便询问他的情况。只见参军一开口就涕泪涟涟,先将自己在长安等候吏部铨选,好容易盼到任命,又于路途遭劫、死里逃生的经过叙说一遍。接着又哭诉道,自己临来长安之前,刚准备迎娶的新娘也让地方官强行夺走,献给了当朝裴相爷家。自己保不住妻子,被劫了财产,丢失了官诰,人生至此,苦不堪言。话语之中,难免对裴度有所埋怨。裴公听罢,忙问他妻子的姓名,答云姓某字黄娥。裴度声称自己是裴府校尉,回去后可以帮助打听黄娥的下落,临走又问清了参军的姓名。裴度走后,参军颇有些后怕,担心裴相爷会加罪于己。正当他惴惴不安之时,有赭衣吏来到旅店,口称裴相爷要亲自召见他。参军只得惶恐前往,到了裴府内厅,参军拜伏于地,不敢仰视。裴相命他起身入座,参军一瞧,面前正是在旅店与自己攀谈之人,连忙再三谢罪。只见裴度温言说道:“昨日听了你的遭遇,内心十分同情。我已经替你从吏部补办了官诰文书,你马上就可以去赴任了。”说罢让人将官诰拿给他,参军一时喜出望外。裴公接着说:“黄娥也和你一同上任,另给你俩准备了行装千贯,现在就把人和行装给你送到旅店去。”这个落难潦倒的参军,做梦也想不到此生还能和原配妻子再续前缘,并且官禄赀财失而复得。幸亏他遇到了裴度这样胸怀宽广、乐于成人之美的贤德君子。这个故事后来被明末冯梦龙加工改写,收入《古今小说》之中,题为《裴晋公义还原配》。   与裴晋公类似的善举,在唐传奇或唐人笔记中还有一些。如《太平广记》卷一六八“江陵士子”条记载说:有位寓居江陵(今湖北荆州市)的士子,家境虽然贫寒,却娶了一位美貌娇妻。后来士子携带朋友信函前往两广谋事,临行前四处求助,给妻子留下五年的生活费,并与妻子相约:“我若五年不归,任凭你改嫁。”结果士子一去,直至五载未还。其妻遂被一位离任的刺史娶回家,搬到地名高丽坡的处所居住。第六年士子终于回来,妻子已不知去向,经寻访才得知下落。然士子有约在先,无可如何,只能赋诗聊寄情怀。并托人转交刺史。诗云:“阴云漠漠下阳台,惹着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泪,一心如结不曾开。纤萝自合依芳树,覆水宁思反旧杯?惆怅高丽坡底宅,春光无复下山来。”刺史读诗后,被其中真挚的感情所打动,于是将士子之妻送还与前夫团聚,并随赠嫁妆及钱财十万。   范摅《云溪友议》“襄阳杰”一条还记载了于?的几件豪举。于?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任襄州刺史、充山南东道节度观察使。身为一方诸侯,他平日性好挥霍,一掷千金,但也慷慨豪爽,乐于助人。襄阳有个秀才叫崔郊,家境贫寒而富于文才,其姑家有一婢女,貌美通音律,崔郊与其爱恋已久。后来其姑将婢女以四十万钱身价卖给了于?,颇受宠爱。崔郊思恋婢女不已,就乘寒食郊游之机与婢女私会,互表衷肠,崔还赋诗赠女,以抒诀别之情。后来此诗传入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