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郁达夫笔下“零余者”
浅析郁达夫笔下“零余者” 【摘 要】“零余者”在某种程度上是郁达夫人生的真实写照。文章分析了“零余者”的来源和形成、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的特性,探讨了零余者对当下的启示。 【关键词】郁达夫;零余者;苦闷 郁达夫在他的作品中提供给我们的零余者形象,与奥涅金等零余者形象相比,更具有现代人的特点。一方面,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不是贵族,不但没有祖传的家业,而且连安宁的清贫生活也难以维持,另一方面,他的孤独与苦闷不是缺乏生活目的,而是与整个社会的对立,来自于他明确的生活目的不能实现。如果说,俄国零余者形象是贵族阶级走向没落的产物,那么,郁达夫作品的零余者形象则是平民阶级走向觉醒的结果。 一、“零余者”的来源和形成 零余者,亦称“多余的人”或“多余人”,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最早的零余者形象是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主人公奥涅金。而零余者这一称谓主要是在屠格涅夫的《零余者的日记》出版之后才开始流行的。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所谓“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他曾出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由此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重要地位。他也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他对心灵的描写以其感伤和亢奋而著名,他也擅长写对性的苦闷、变态和生的颓废。他的小说充满苦闷:对生的苦闷,对性的苦闷和对社会的苦闷。在当时郁达夫生活的年代里,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在虚无缥缈的社会中漂泊流浪,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基础,这种社会背景是造成“零余者”存在和哀怨的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在于他们本身的纠结,一种壮志难酬的悲哀和远离故土的忧伤,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彷徨和软弱不能的无奈。 二、郁达夫作品中“零余者”的特性 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几乎都留学在国外,大都过着灯红酒绿的沉沦糜烂、荒芜邪乎、不义淫乐的糜烂生活。他们空有满腹经纶,却不能经世致用;他们只会纸上谈兵,不会身体力行。在经济上,他们自己无法养活自己,只能靠政府的补贴,家里的接济,或者是隔三差五的典当不值一文的旧货,他们总是抱怨,不满足却又沉溺于现状。在感情上,一方面,他们长期远在他乡,远离家乡和爱人,常常沉迷于性幻想与渴望之中,可望而不可求,因此在外花天酒地,缠绵于酒家女之间;另一方面,当时的婚姻多是包办婚姻,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零余者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因此,在婚姻上他们认为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但是软弱的他们又无力反抗和抵制封建制度,因而又忍气吞声的默认低头。在社会中,地位卑微,与社会势不两立,饱经沧桑却无法改变自身命运,过着凄苦无奈的生活。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1、生的苦闷。 郁达夫作品中的零余者不是贵族,也不是高帅富,不但没有祖传的家业,而且连安宁的清贫生活也难以维持,因此在各种压力下形成了生的苦闷。不仅如此,他们大都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无法着手于眼前,不能屈伸自如。他们在社会上总是一个懦弱的受难者,不甘于无能却又无力改变,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社会上他们胆小不敢言,但是在家里他们却脾气暴躁,是一个凶恶的暴君。如在《茑萝行》中,郁达夫这样描述主人公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到:“我在社会上受的虐待,欺凌,侮辱,我都要一一回家来向你发泄的。”从这句话中体现了他们的软弱和脾气。更甚,他们不屑于所从事的工作,却总是无法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不但没有醒悟,反而觉得“吃软饭”是理所当然。这是他们生的苦闷。 2、性的苦闷 他们在情感上,多情且感情脆弱,不堪一击,这可能与郁达夫自身有关系。郁达夫三岁时父亲就逝世了,由母亲一个人维持着全家六口人的生活。郁达夫从小身体羸弱多病,这养成了他犹豫、情感脆弱、多愁善感、性情孤僻的个性特征。我想郁达夫的某些情感性特征体现在“零余者”形象上,也可以说是“零余者”或多或少的阐释了郁达夫的个性特征。加之处于青春期的他在留学日本期间还经历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苦闷,即性的苦闷。郁达夫天性灵敏孤僻,并切身感受到心灵痛苦,因此只能讲自己所经历的肉欲挣扎和心灵痛楚写在零余者的身上。如《沉沦》中的“他”,放映了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各种冷遇和心路历程。主人公想追求异性、渴望友谊和爱情而不可得,遂发展成性变态――自读、窥浴、偷听野合、嫖妓,但最后又因不能承受自我的道德谴责而投海自杀。 3、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参考学习资料 建筑环境 贵州省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第02期.pdf VIP
- 2025年浙江省大学英语三级考试真题 .pdf VIP
- 小学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pptx
- 市政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方案11.doc VIP
- 遗传学英文课件:11 群体遗传学英文课件.ppt VIP
- 质量保证措施通用版.docx VIP
- 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 VIP
- 简谱D 想着我Think of Me简谱歌剧魅影.pdf VIP
- (高清版)B-T 40788-2021 船舶与海上技术 海上风能 港口与海上作业.pdf VIP
- 自动化专业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