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docVIP

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

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防治   摘要:目的:浅谈中医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方法:搜阅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医学角度综合阐述脑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病因病机,并就单味中药及组方对本病的防治机理进行进一步的阐明。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针对致病因素及时有效地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意义重大。   关键词:中医; 缺血性脑卒中; 防治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126-01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死亡率高于心脏病及癌症[1]。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缺血性中风患者占80%左右,其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中医几千年来对其诊疗及其发病机理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药工作者对中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就这方面工作做一回顾。   1病因病机   中风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其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庾慧等[2]通过对7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调查情志过极、劳力过度、饮酒暴食、气候骤变等发病诱因,结果显示有76.8%的患者发病前存在1种以上的诱因,而且以劳力过度和情志过极因素居多,其次是气候骤变。提示对这些发病诱因的预防,也是预防中风发病的重要环节,至少可以推迟其发病的时间。范吉平等[3]通过对2003例发病在72h内急性脑血管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现中风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密切相关。中风的伴发疾病及既往史依次为高血压、吸烟、心电图ST-T改变、高脂血症、肥胖、高血糖、心脏扩大肥厚、期前收缩、发热、轻度气管炎。诱因以睡眠状态发病、情绪波动、剧烈运动、气候突变为多。中风的先兆症状主要有肢重无力、眩晕、肢体麻木、头痛、言语蹇涩、视物不清。王泓午等[4]采用1∶2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h内的症状进行研究显示:偏身麻木是缺血性中风发病前24内的主要首发症状,其他重要先兆症状包括颈项强直、嗜睡;而急躁、瞬间眩晕、反应迟钝、构音不清、持续眩晕、手麻、头昏沉、步履不正、心烦易怒、头晕为次要先兆症状。并认为反应迟钝和嗜睡是缺血性中风之神志障碍方面的先兆症状,颈项强直是闭证的先兆症状。彭世洪[5]对 165例属中经络类中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中医分型及CT扫描检查,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医分型主要以气虚血瘀、风痰瘀血、肝阳暴亢3证型为主,其中3证型之间CT扫描显示的病灶部位分布区域无明显差异。气虚血瘀证与风痰瘀血证在内囊膝部及后肢的病灶有显著差异,气虚血瘀证以内囊膝部多见,后肢少见,而风痰瘀血证分布相反。   2中药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2.1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并诱发脑水肿的形成。活血化瘀可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脑损伤,大量药理研究证实了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凝和促纤溶作用,并可双向调节。如丹参素和三七总皂甙均有改善血液粘滞度、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可明显调节脑血管血液流变性,并改善脑细胞微循环灌注,抑制血栓形成[6]。葛根素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并降低血小板聚集及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且有良好的保护及调节修复血管内皮的作用,同时可调节体内凝血一纤溶系统功能平衡[7]。   2.2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自由基是外层电子轨道上存在非配对电子的离子、分子或基团。脑组织代谢旺盛,需消耗机体20%的氧,在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约有1%~3%的高能电子溢出线粒体电子传递链而与氧反应生成氧自由基。正常时机体可清除这些氧自由基,而脑缺血一再灌流时,细胞内Ca2+和Na+异常增多,导致大量电子溢出线粒体电子呼吸链与氧反应生成自由基,超过机体的清除能力,造成自由基堆积;同时脑内含有大量脂质,在缺血时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而引起脑损伤,其损伤程度与自由基增加有显著正相关性。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有利于脑细胞功能的恢复。   大量具有补益作用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党参、山药、甘草、丹参、白术、黄芪、灵芝、肉苁蓉、胡桃肉、蛤蚧、锁阳、蛇床子、绞股蓝等都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可降低大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提高细胞SoD活性[8]。银杏叶的提取物银杏黄酮苷可抑制过氧化酶的活性,抗自由基,清除负离子[9]。   3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   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的针灸,在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方面疗效肯定。杨继洲《针灸大成》有记载:“中风将至,病浅症轻,时发时止,若有若无,其因不明,此时若施以针灸,投以重剂,恐伤气血,又虑虚实之诫,误酿痼疾”、“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3壮,后用生姜、薄荷、桃柳叶四味煎汤淋洗”。清?足亦鼎《神灸经纶?卷三》中提到,常灸风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