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过关检测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过关检测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单元过关检测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人教版必修

PAGE 单元过关检测(五)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解析:选B  “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反映的是易服;“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反映的是19世纪末妇女不再缠足现象。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解析:选C 从“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解析:选D 辛亥革命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个性解放、人人平等、女子参政、易风革俗等新的观念充斥着变革中的社会,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4.近代上海曾流行一首歌谣:“乡下小姑娘,要学上海样,学死学煞学不像,等到学来七分像,上海已经换花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近代上海引领全国时尚 B.近代上海时尚变化快C.近代社会生活城乡存在明显差异D.近代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的社会生活解析:选D 这首近代上海的歌谣反映了上海作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引领全国时尚,但歌谣并未讽刺中国农村姑娘都崇尚洋气,故D项错误。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  )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解析:选B 材料说明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做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6.下图是1929年2月10日官方报纸《长沙日报》上发表的《打倒正月初一》专号,这反映出当是(  )A.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B.风俗改造有激进倾向C.文化专制趋势加强 D.新文化运动持续发展解析:选B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打倒正月初一》反映出对中国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它的可取之处,彻底否定的做法有激进倾向,故B项正确;这一现象与阶级矛盾尖锐无关,故A项错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反映出文化专制的削弱趋势,故C项错误;1929年新文化运动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7.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各地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不平衡性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响比较深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解析:选D 从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均出现在马路上可以看出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故D项正确。 8.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解析:选A 根据题中“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在中国存在。这体现出中国近代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9.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D.洋务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