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动提升素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智慧启迪智慧以动提升素养

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活动提升素养   【摘 要】中学语文里的诗歌是考试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如何智慧地设计问题和问题的活动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智慧地鉴赏诗歌。本设计力求在活动情境的营造中,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智慧;诗歌;设计;鉴赏   【基金项目】本文系洪劬颉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转知成智背景下智慧语文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D/2015/02/138)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5-0051-04   【设计理念】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语文教材诗歌阅读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由课内适当拓展到课外,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朗读背诵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方法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 预习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   2. 朗读,把握诗歌内容;品读,理解深刻寓意;联现,体会现实意义。   3.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活动过程】   【课前活动】   1.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与背景   2. 解题: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在现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我们熟悉的对南京的美称。六朝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十朝都会,则是除了前述六个政权外,还有南唐、明初、太平天国、民国时期把南京作为首都),是连接长江中游和下游的重要关口。过了西塞山,船队就可以浩浩荡荡顺流而下。西塞山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怀古,就是咏史怀古,长庆四年(八二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情,侧重写昔盛今衰的感慨,从而讽喻统治者。   3. 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王?F(jùn) 黯然(àn) 降幡(fān) 芦荻(lú dí)   【课堂活动】   活动一:智慧激趣,营造情境   1. 配乐视频,探骊得珠   《唐诗记事》中有“四人探骊龙,子先获珠,所余鳞爪何用也?”发出如此感慨的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说:“我们四个人探骊龙,你先获得了宝珠,所剩一鳞半爪,我等捡了又有何用呢?”骊龙是传说中的一种黑色的龙,颔下有一宝珠。探骊得珠,意思就是擒龙得到了宝珠。后来就形容文章写得好,文字优美,内容深刻。这后面有一个唐代四大诗人同题竞赛的佳话。   插入视频一:简述“同题竞赛”的佳话导入诗歌。生听读,订正字音。   板书课题和作者: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2. 出示课件,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   (2)通过文本探究,掌握怀古诗的基本特点和鉴赏方法。   (3)朗读,把握诗歌内容;品读,理解深刻寓意;联现,体会现实意义。   3. 简介生平,补充故事背景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解作者和背景,老师视频补充。   师:刘禹锡的一生,大多是被贬谪的一生。“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可见他被贬时间之长。他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因参加王叔文革新斗争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虽然被贬,仍心系天下,关心国家的安危兴亡。十年后,被朝廷召回长安准备重用。不料,因为一首诗再次被贬。这首诗名叫《玄都观桃花》。   师播放视频朗读《玄都观桃花》。   师:诗人再次被贬,被贬到更偏远的连州、夔州、和州任刺史,但是他并没有屈服。十四年以后,诗人重返长安做太子宾客的时候,再游玄都观,回忆起旧事,面对此情此景,已经物是人非,于是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播放视频朗读《再游玄都观绝句》。   师:这首诗就写于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的路上。诗人站立西塞山,面对滔滔东去的江水,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西塞山怀古》。此诗一出,就连大诗人白居易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可谓神来之笔。下面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读这首诗。   4. 学生自主分组   根据学习目标,每个小组各领一个学习任务,按序号写好组名和任务:   第 1 组 竞读,描述诗意   第 2 组 竞读,文本探究1   第 3 组 竞读,文本探究2   第 4 组 竞读,诗歌寓意   第 5 组 怀古诗的特点   第 6 组 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五分钟准备)   活动二:整体把握,初步鉴赏   1. 朗读诗歌,疏通诗意   (1)请各组代表到讲台朗读,根据同学们掌声的分贝确定名次。   (2)师加入范读。   (3)生展示描述诗歌大意。   (4)生补充评价。   2. ?a充诗歌相关背景   师展示背景课件:太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