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建筑抗风.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四川大学建环学院 2017.2 傅昶彬课件系列—建筑抗震和抗风 第十章 建筑抗风 主要内容 ◆风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风对结构的作用特点 ◆防风减灾对策 ◆结构抗风设计 10.1 风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1.风的产生 大气层空气吸收太阳能不均→温差→气压差→空气流动。 2.风的主要类型 良态风 异常风 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 ◆热带气旋 ◆季风 ◆龙卷风 冬季内陆吹响海洋,夏季海洋吹响内陆 由雷暴产生,强时超声速旋转,内部低气压 龙卷风 2013年8月31日13时左右,珠海三灶附近海面罕见龙卷风,整个过程持续近20分钟左右。 2016年4月20日下午,甘肃瓜州县运动场突发龙卷风,将小学生李佳琪卷起,随后甩下。 2015年5月31日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北城郊龙卷风突然降临。 (英)蒲福(Beaufort)1805年提出。最初根据风对炊烟、沙尘、地物、渔船、海浪等的影响大小分为0—12共13个等级。1946年后,风力等级又作了扩充,增加到18个等级(0—17级)。 3.蒲福风力等级 10.1 风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根据树木受风影响而带来的变化和损坏程度,创造了八级风力标准。 14.0 海浪滔天 摧毁巨大 32.7-36.9 飓风 12 11.5 波峰全呈飞沫 损毁普遍 28.5-32.6 暴风 11 9.0 海浪翻滚咆哮 拔起树木 24.5-28.4 狂风 10 7.0 浪峰倒卷 小损房屋 20.8-24.4 烈风 9 5.5 浪长高有浪花 折毁树枝 17.2-20.7 大风 8 4.0 破峰白沫成条 步行困难 13.9-17.1 疾风 7 3.0 大浪到个飞沫 电线有声 10.8-13.8 强风 6 2.0 中浪折沫峰群 小树摇摆 8.0-10.7 劲风 5 1.0 小浪白沫波峰 吹起尘土 5.5-7.9 和风 4 0.6 小波峰顶破裂 旌旗展开 3.4-5.4 微风 3 0.2 小波峰未破碎 感觉有风 1.6-3.3 轻风 2 0.1 微波峰无飞沫 烟示风向 0.3-1.5 软风 1 0.0 平静 烟直上 0.0-0.2 无风 0 浪高(米) 海面波浪 陆地物象 风速(m/s) 名称 风级 蒲福风力等级表 56.1-61.2 17 51.0-56.0 16 46.2-50.9 15 41.5-46.1 14 37.0-41.4 13 浪高(米) 海面波浪 陆地物象 风速(m/s) 名称 风级 蒲福风力等级表 续表 10.2 风对结构的作用特点 主要针对良态风的作用。 1.脉动风引起结构顺风向振动 10.2 风对结构的作用特点 2.背后涡旋引起结构横风向振动和扭转振动 高楼平面 涡旋脱落 风 风 高楼平面 等效侧力 等效侧力 横向侧移 横风向振动 10.2 风对结构的作用特点 3.风力作用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 10.2 风对结构的作用特点 4.风力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分布不均匀 5.风力持时较长 10.3 防风减灾对策 1.风对结构作用可能的后果 ◆被风吹倒和吹坏 ◆结构开裂或留下较大的残余变形 ◆结构过大变形引起外墙或饰材的损坏 ◆结构或构件的疲劳损坏 ◆过大振动使人产生不舒适感 1940年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Tacoma)悬索桥,主跨853m,在风速不到20m/s的灾害下,产生上下的来回扭曲振动而倒塌。 1926年美国一座叫迈雅-凯泽(Meyer-Kiser)的15层钢框架结构大楼在一次大风中发生严重摇晃,主体结构塑性变形,维护结构严重破坏。 10.3 防风减灾对策 1.风对结构作用可能的后果 10.3 防风减灾对策 2.采取对策 ◆合理的建筑体型 ●流线型平面 圆柱形高楼可比同一尺度的矩形棱柱体高楼减少风荷载20~40%。 广东江门电视中心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截锥状体形 10.3 防风减灾对策 2.采取对策 ◆合理的建筑体型 一幢40层的高楼,采用立面倾斜度8%的角锥,侧移值将比棱柱体降低约50%。 柳金大厦 上环中心 迪拜塔 ●足够的抗侧刚度 10.3 防风减灾对策 2.采取对策 ◆合理的建筑体型 高宽比是衡量抗侧刚度的主要指标,较大值一般控制在6左右,当高宽比≥5时,宜验算结构整体稳定性。 美国世贸中心高宽比6.51 高层建筑整体失稳是由于水平力引起的重力二阶效应过大所致。 10.3 防风减灾对策 2.采取对策 ◆合理的建筑体型 当高宽比≥5时,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验算 剪力墙、框-剪、筒体结构 框架结构 ●足够的抗侧刚度 ●设置透空层 10.3 防风减灾对策 2.采取对策 ◆合理的建筑体型 减小风振的透空层 10.3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