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文化强省展战略研究
河南文化强省发展战略研究 摘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006年10月召开的中共河南省第八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任务。因此,全面认识和把握河南省文化资源现状,针对河南文化强省建设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总体规划和布局、政策措施,对保证河南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河南;文化强省;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1―0048―07 一、文化强省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文化强省建设优势分析 1.文化资源优势 (1)总量大,分布广。河南省具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全省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现有世界文化遗产两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历史文化名镇(村)2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6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91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有17项,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十分厚重,有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史前文化;以夏商周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以老子、庄子、张衡、许慎、张仲景、吴道子、杜甫、韩愈、朱载?治?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红旗渠为代表的当代创业文化等。还有以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汴绣、钧瓷、汝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泥狗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少林武术、宝丰民间演艺、濮阳和周口杂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河南还是全国戏曲大省,豫剧享誉海内外,曲剧、越调、坠子、宛梆等20多个地方剧种,魅力无穷。 (2)底蕴丰厚,认同感强。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正统性。中原文化在北宋以前的历朝历代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在以后的朝代里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和核心。二是兼容性。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是统治者争夺的中心,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入,促成了民族的大融合。丝绸之路也不断传来域外的文化。这些都推动了中原文化多样化的形成,使其兼容并蓄、博采众长,丰富多彩。三是辐射性。中原地区在历史上曾长期是统治的中心,由于历史上中原人口的大迁移,中原文化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直至海外。四是创新性。中原文化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自我继承的同时,又不断地创新发展,这也是中原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吸引力之所在。正是由于这些特性,中原文化得到了海内外华人的广泛认同,并从近年来的“中原寻根热”和成功举办黄帝祭典得到印证。 2.文化事业基础较好 (1)文化设施比较齐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基础文化设施基本健全。目前, 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36个,博物馆7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04个,文化站2000多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1423个,电影发行公司132个,城镇电影院477个。城市社区文化中心、乡村文化中心、文化大院等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广播电视初步形成有线、无线、卫星互为补充的交叉、梯度传输覆盖网络,为群众就近、便利、有选择地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创造了条件。(2)拥有一定数量的文化人才。河南省文化产业人才主要分布在新闻出版、广电、报业、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领域。七类文化行业按人才数量依次为:文艺类人才17651人,占25%;新闻类人才17037人,占24%;社科类人才13796人,占19.5%;网络类人才6430人,占9.1%;出版类人才6280人,占8.9%;图书情报类人才4869人,占6.9%;文博类人才4801人,占6.8%。中青年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成为全省文化人才的主要力量。 3.文化产业初具规模 (1)文化企业数量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河南文化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文化产业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贡献占据一定份额。2005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9.6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6.7%,占GDP的比重为3.2%。2006年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总量和速度不断提高。2006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95.04亿元,增长17.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上年持平。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增长约18%,超过当年GDP增长速度约4个百分点,一批文化企业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维修委托协议合同书.docx VIP
- 《RPA财务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案示例.docx VIP
- 2023年3月scratch图形化编程等级考试试卷(四级)不带答案.docx VIP
- MITSUBISHI三菱CC-Link IE现场网络Basic远程I_O模块用户手册.pdf
- 2025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题(天津市区卷).docx VIP
- 《GNSS原理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偷窥漫画第一季完整.docx VIP
- 2023《传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问题研究—以辽宁鞍山市为例》7400字.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件-2024年高教版研究生新中特教材.pdf VIP
- 复杂网络的同步与控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