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二小高考地理复习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 MERGEFORMAT 16 页 共 NUMPAGES \* MERGEFORMAT 21 页地理1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1.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及可供呼吸的大气2.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3.日地距离适中是地球具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错)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4.与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存在的特殊原因的宇宙环境比较安全(错)与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存在的特色原因是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和大气这三大内部条件。宇宙环境比较安全是外部条件,其他行星也具备5.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质量与体积大6.人类目前已知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7.“地月系—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错)河外星系不是具体的天体系统指总星系中银河系以外的所有星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剧烈的太阳活动会扰乱电离层,从而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极光、气候、产生磁暴等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所致2.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太阳活动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中的地离层,从而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里外黑子光球层太阳活动强弱标志黑子和耀斑这两种现象最易被观测,已被证实和太阳活动强度密切相关耀斑色球层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标志太阳风日冕层3.当太阳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大气层,易发生“磁暴”现象,太阳黑子则不会诱发“磁暴”4.黑子和耀斑都是太阳活动的标志,活动周期是一致的,耀斑数量的变化随着黑子数的变化而变化,太阳活动高峰期,紫外线强烈,应减少户外活动,活动周期均约为11年5.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极夜地区会出现极光现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常指示方向,导航系统将受到干扰6.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是太阳活动(错)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不仅仅是太阳活动注意:极昼、极夜现象的产生是地球公转导致的7.水循环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根本能量来源也是太阳辐射区别:低温冻害属于气象灾害,雾霾属于大气污染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递能量,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虽然仅为太阳向宇宙空间射放的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但却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也是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稳定的太阳辐射使地球有了适宜生存的温度条件,有利于地球上生物的生存繁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级越来越小,两极为零2.以恒星为参照物,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3时56分56秒为一个恒星日;太阳日24小时3.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4.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世界各地季节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所导致的5.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形成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对)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线点在南北回归线及之间的地区移动,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从而形成四季6.距近日点越来越近,地球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越来越快,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没有影响7.经度相同则地方时相同,日出时刻相同(错)因经度不同产生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相同经度地方时相同。同一经度,在春秋分日,地方时相同,日出时刻也相同8.12月17日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错误)南极圈内部有极昼现象,但是还没有延伸到南极圈上地球的圈层结构1.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即以上地幔的顶部,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层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3.“莫霍界面是划分岩石圈与软流层的分界面”(错)莫霍界面是划分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地球内部的圈层,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可以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内部物质循环1.石林为卡斯特地貌,主要地质作用为流水侵蚀,形成石林的岩石为可溶性岩石,为沉积岩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流水溶蚀(流水侵蚀),是外力作用喀斯特地貌,是具有 HYPERLINK /item/%E6%BA%B6%E8%9A%80 \t /item/%E5%96%80%E6%96%AF%E7%89%B9%E5%9C%B0%E8%B2%8C/_blank 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 HYPERLINK /item/%E5%B2%A9%E6%BA%B6%E5%9C%B0%E8%B2%8C \t /item/%E5%96%80%E6%96%AF%E7%89%B9%E5%9C%B0%E8%B2%8C/_blank 岩溶地貌。除 HYPERLINK /item/%E6%BA%B6%E8%9A%80 \t /item/%E5%96%80%E6%96%AF%E7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