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异化.docVIP

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异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异化

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异化   【摘 要】新新媒介为人类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数字世界,但是其媒介技术过度膨胀带来的对人的异化也日益凸显。本文主要考察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异化对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新媒介;技术异化;媒介霸权;消费灾难;单向度人;信息安全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与之对应的硬件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各种移动设施被研发出来并大面积普及。早在20世纪20年代,李普曼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拟态环境越来越真实,和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人们也越来越无法摆脱这种由媒介所构筑的“第二生存空间”。这种媒介技术的发展是否把人类变成了媒介传播过程中一个“环节”,变成媒介的“奴隶”,从而对人类造成了一种异化。   一、厘定概念:新新媒介与技术异化   “新新媒介”一词来源于美国媒介伦理家保罗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著作《新新媒介》。该书把互联网诞生之前的一切媒介称之为旧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等。“新新媒介指的是“互联网上的第二代媒介”,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消费者即生产者”。①该书列举的新新媒介的例子有博客网、优视网、维基网、脸谱网等等。中国的新新媒介主要有博客、微博和微信等等。“异化”一词源于拉丁文alienation,本意有有让渡、转让、分离、疏远、差异、精神错乱等等。真正把“异化”的概念发展得与今天的意义接近的是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马克思把“异化”界定为:主体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因为其自身活动而产生出的客体成为外在力量,反过来奴役、支配和统治主体本身。   “技术异化”即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技术反过来成为一种力量来奴役、支配和控制人类。在信息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技术尤其是媒介信息技术个人乃至国家社会造成了空前的震荡与冲击,人类作为主体不得不屈服于技术客体。正如弗罗姆所认为的那样“人不是从自己是自己力量和自身丰富性的积极承担者来体验自己,而是自己是依赖于自己之外的力量这样一种无力的‘物’,他把生活的实质投射到这个‘物’上”。②   二、探究现象:媒介技术对你的异化的表现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手机决定了人类的交流,大众传媒规定了人们的感受,计算机革新了人们的互动方式。都市夜景就在那个地方,然而人们却再也感受和体验不到。”③这一段生动描述了媒介技术的发展束缚着人类,人类有可能被自己所创造的技术“决定”、“规定”以及“革新”,它对人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灾难――奇观社会   消费灾难中的“消费”大体上取义于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中的意义,此时的“消费”不在是满足个体的需求,而是去满足人类难以填满的“欲望”。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实际功用,而是更多地是追求社会对商品赋予的意义。消费灾难则是指新闻制造者把灾难作为一个商品售卖给大众,大众通过消费“灾难”这个商品得到享受,其最显著的特征为:灾难新闻娱乐化,灾难新闻的煽情主义以及灾难新闻的影像暴力。   新闻媒介大量贩卖疾病、饥荒、战争和死亡,使得受众产生了“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整个社会变得愈发冷漠。苏珊?桑塔格在《关于他们的痛苦》一书中写道:“在源源不断的照片补给下,(受众)仅仅是茫然的意识到正在发生可怕的事情”她敏锐指出到了西方媒体追求耸动新闻的手段使我们生活在一个“奇观社会”。“每种情况都必须变成奇观,否则对我们来说就不是真的――即是说,引不起我们的兴趣。人们也纷纷要变成影像:名人。现实已退位。只剩下对现实的描绘:媒体”。④   新新媒介的发展使得这种毫不修饰的消费灾难变得越来越容易。2008年,Twitter的流量曾经创历史新高,并不是因为用户利用twitter分享生活点滴,而是因为2008年底印度孟买遭受了恐怖袭击。那些蜂拥而至的流量只是为了获取恐怖袭击事件现场的第一首资料。新新媒介“把关”机制的欠缺或者不完善,使得大量未经筛选的照片在网路疯传,不乏一些对于令人惊悚的暴力血流场景的照片。   2、信息安全――“国国”自危   2013年6月,英国《卫报》率先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正在进行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该项目使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可以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美国的“棱镜”项目对全球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棱镜的项目可以使情报人员通过“后门”进入9家主要科技公司的服务器,这些公司包括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PalTalk、美国在线、Skype、You Tube、苹果。9家公司中半数以上是新新媒介公司,而苹果公司的手机则是新新媒介不断发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