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方鱼稻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顷方鱼稻香

万顷方塘鱼稻香   2017年7月4日,万州区鱼种站汪家坝基地。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巍巍青山下,微风吹皱了鱼塘里平静的水面。层层碧波,涌向水塘中央。   在那里,丛丛水稻长势喜人。   这,便是万州区闻名遐迩的“鱼稻共生”项目――通过在XPS挤塑板浮床挖掘大小均匀的圆孔,再将装满泥土的塑料花盆固定在圆孔中,水稻就能生长于盆中了。   “水稻不用施任何肥料,生长所需的营养直接通过圆孔从水中汲取,既减轻了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又可以实现鱼粪肥稻、稻生鱼长的双赢。”项目负责人苏健说。   “鱼米之乡”的困惑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的路阳镇,是云阳县的“鱼米之乡”,全镇水产养殖总面积达2500多??。   在向着脱贫致富的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人们原本以为,路阳镇可以凭借这样的产业底子快速致富。   却不想,当地同时遭遇了两个瓶颈。   “池塘养鱼多年后,因长期投饵、鱼的排泄物和肥料堆积,造成水质恶化、鱼病频发,只能依赖大量使用鱼药来维持有限的水产量。同时,因为主要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即使是良田熟地,都有不同程度撂荒。”路阳镇中和村党支部书记李相东说。   因此,当地大片稻田仅被用来种口粮,综合利用效率低,产量也不高,对农村脱贫致富助力微小。   这两个瓶颈,在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三峡库区并不罕见。   生态要保护、扶贫要攻坚、经济要发展,重庆发展现代生态渔业该如何突出重围?   2009年,市农委和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始探索“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   那么,鱼和菜二者到底是如何实现共生的呢?   “‘鱼菜共生’是一种采用池塘原位消纳的方法,将池塘中富余的氮、磷物质直接被植物吸收转化成植物自身的营养成分,从而改良水质的技术。”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   这让不少人看到了“鱼菜共生”的巨大发展潜力,其中就包括万州区水产专家苏健。   “鱼稻共生”的守望   1982年,毕业于四川省水产学校的苏健,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万州从事水产科研工作。   在同事和农户的眼中,苏健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总喜欢“泡”在池塘边搞水产技术研究。   2007年,苏健设计的环保双层网箱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特点在于通过采用大网箱套小网箱、大网箱底网加密网的方式,在小网箱中正常投喂饲料,在大网箱中放养虑食性、腐屑食性鱼。利用小网箱中鱼排出的有机物和残余饲料,减少养鱼排污量。   彼时,苏健的这种养鱼方法有助于改善三峡库区水体环境,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并很快在万州全面推广。   “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什么,做好当前的事情更重要。”苏健说。   苏健所说的“当前事情”,便是开展“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试验示范项目”的子项目“鱼稻共生”试验研究。   自从“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诞生以来,研究推广“鱼稻共生”就成为苏健研究工作的重心所在。   “鱼塘里能不能种稻子呢?这样在清洁水质的同时,也能让农户多一份收获。”苏健打定主意后,决定自己动手进行相关试验。   却不想,困难接踵而至。   “试验田”里的突破   2013年4月,万州区鱼种站汪家坝基地。   “池塘里的水稻根须怕是都要被鱼吃掉哟!”   “池塘里种水稻,打农药会把鱼毒死。但现在虫害猖獗,不打农药,水稻能长起来?”   …………   试验之初,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限制,“鱼稻共生”并不被人们看好。   即使如此,苏健依然不改初心,扛住了各种压力,坚持了下来。   在整个试验期间,苏健吃住几乎全在现场。   “反复做实验,是为了观察鱼塘里到底最适合种植什么品种的水稻、最好的种植时间是何时、最好的种植密度是多少,还有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不能打农药。”苏健说。   在汗水的浇灌下,苏健和同事们相继在池塘水面上成功种植出黑麦草、空心菜、水芹菜、草莓、水稻等。   “反复试验得出的结果显示,水质透明度明显提高,鱼病也相应减少了很多,水稻亩产达到上千斤,说明该项目试验是成功的。”苏健说。   近年来,在市农委和市水产站的大力扶持下,苏健与相关领域的一些专家合作,完善了水稻浮床搭建、栽培方法和日常管理,“鱼稻共生”项目硕果累累,也让汪家坝基地的名气大增。   对于“鱼稻共生”这种新模式,从苏健试验之初,就受到各方密切关注,并获得市农委和市水产站等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我市淡水养殖中池塘面积难以扩大,探索‘鱼稻共生’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可以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提高养殖水产品品质,收获优质稻米,提高池塘综合生产效益,也为精准脱贫开辟了新路子。”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说。   遍地开花的“丰收”   在汪家坝基地试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万州区农委和区鱼种站在甘宁镇、长滩镇等地也建立起类似的“鱼稻共生”项目基地。   对于“鱼稻共生”试验项目的发展前景,苏健心里有一本清晰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