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H622型镍钴锰酸锂驱体工艺技术研究
H622型镍钴锰酸锂前驱体工艺技术研究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16.18.047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摘 要:目前市面上现有的产品按Ni、Co、Mn的摩尔比区分,主要有111型、424型和523型,前两者受3M专利保护限制,应用发展不大,而523型凭借其较高的比容量和热稳定性,成为使用量最大的产品。镍钴锰酸锂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提高产品的比容量,镍含量越高比容量越高,但镍含量过高时,烧结条件就比较苛刻,而且产品在储存、使用时容易吸潮,易成果冻状,不易调浆和极片涂布。因此,提高比容量和产品的加工性能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以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NaOH、NH3?H2O、防氧剂、纯氮气等为原料,采用结晶共沉淀的方法制备H622型镍钴锰酸锂前驱体,主要对反应过程中的工艺调整对产品性能影响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现已成为锂离子电池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镍钴锰氢氧化物 Ni0.6Co0.2Mn0.2(OH)2 中图分类号:TQ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c)-0047-02 622型镍钴锰酸锂前躯体(622型镍钴锰氢氧化物)制备的622型镍钴锰酸锂比容量高于523型,具有加工性能好、内部结构疏松等优点,且易于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目前是市场研发的热点。该文研究的前躯体是指产品中Ni∶Co∶Mn的摩尔比例为6∶2∶2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因此,开发622型镍钴锰酸锂前躯体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在未来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实验 H622型镍钴锰氢氧化物(Ni0.6Co0.2Mn0.2(OH)2)产品可充分参照523型镍钴锰氢氧化物的开发、生产经验来进行研究,同时通过调整工艺和对应的工艺参数来制备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1.1 原料的选择 以NiSO4?6H2O、CoSO4?7H2O、MnSO4?H2O、NaOH、络合剂NH3?H2O、防氧剂、纯氮气等为原料。 1.2 技术原理和工艺流程 该文采用控制结晶共沉淀法进行研制,以Ni∶Co∶Mn摩尔比为6∶2∶2的镍钴锰硫酸盐水溶液在氨的络合下,在氮气的保护气氛中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一起连续地加入到带有搅拌和冷却夹套的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最后生成球形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反应完成后,将生成的镍钴锰氢氧化物浆料经陈化、洗涤、烘干、除磁等工艺过程后,可制备满足物化指标要求的产品。在生产工艺中重点就物料浓度、反应温度、搅拌转速、流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研究。 1.3 设备条件 100L不锈钢反应釜、电子秤、精密计量泵、永磁磁棒、不锈钢筛、烘箱、pH计、光学显微镜、ICP、激光粒度仪、比表面仪、电子扫描电镜等。 2 结果与讨论 对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主要有配料工序的稳定性,反应工序防氧化技术,氨镍比、pH、搅拌转速、反应温度对产品性能指标的影响,陈化的作用,洗涤过程,磁性物质、S含量的控制,粒度分布的控制方式等。经过实验研究,确定了基本工艺流程和参数。 2.1 配料工艺研究 实验中采用的浓度为1.5~2 mol/L镍钴锰硫酸盐水溶液,控制溶液的pH,过低的pH对配料有腐蚀,要求控制在4~6之间。溶液中磁性物质(Ni、Fe、Cr、Zn)用磁棒吸出,否则进入最终产品,会导致短路或严重的自放电。氨水的浓度为10 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浓度为8 mol/L,在使用时也要除去其中的磁性物质。 2.2 进料系统的设计 进料系统要保证物料能够迅速地分散开,以免导致局部过饱和,造成小晶核大量生成,或局部缺碱,碱式硫酸盐转化困难,SO42-严重夹杂,不易去除。 比较几种进料方式,液面上进料分散最差,液面下搅拌弱的地方进料分散其次,液面下搅拌强的地方分散最好,多点进料比单点进料分散性要好,同时,镍钴锰硫酸盐水溶液和氨水溶液进料位置应相近,可以加强络合效果;镍钴锰硫酸盐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水溶液进料位置应远离,以避免局部过饱和。 2.3 物料流量(反应时间)的选择 流量的大小影响到产能、粒度的控制和S的含量。 以连续生产模式为例,大流量时产能大,S含量高、颗粒粒度小、粒度分布宽。在固定的反应体积内,固液比恒定,比表面积恒定,大流量供给的反应原料,一部分被生长及时消耗,另一部就形成新的小晶核,这就导致粒度分布变宽。在反应釜进入料液多的同时,溢流出的物料量也多,这就使得颗粒在反应中停留时间短,即生长时间短,因此颗粒粒度就会变小。 在622型镍钴锰氢氧化物生产时,反应时间控制在12~15 h之间。 2.4 反应pH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简历表格下载word格式个人简历表格下载合集.doc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pdf
- 人教版(2024)数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PPT课件.pptx VIP
- 重症肺炎的护理课件文库.pptx VIP
- 信息技术《Word文档》课件.ppt VIP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学习与解读.pptx VIP
- 重型静压转台动态与承载特性:理论、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探究.docx
- 第10课 公共场所的文明素养 第2课时 核心素养教案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 生物反应池池壁混凝土方案.doc VIP
- 2025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讲评课件 21.微写作.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