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研究进展

主要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   摘要:近几年,果树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迅速升温,多个果树基因组图谱被陆续公布,为果树分子生物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11种我国主栽果树的测序研究结果,就果树植物的起源和进化、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的发掘以及测序结果的应用前景方面进行了概述。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关键词:果树;全基因组;测序;进化;功能基因   中图分类号:Q78文献标志码:A[HK]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006-06[HS)][HT9.SS]   收稿日期:2016-07-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40183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162012)。   作者简介:张俊环(1974―),女,山东菏泽人,博士,副研究员,现主要从事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Tel:(010E-mail:zhang_junhuan@163.com。   通信作者:王玉柱,博士,研究员,现主要从事果树育种研究工作。Tel:(010E-mail:chinabjwyz@126.com。   果树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果树生命周期较长、基因组的杂合度较高、重复序列较多、且大多果树因自交不亲和而导致遗传背景不清晰,这些因素限制了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的进程。然而,近些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测序效率的提高和测序成本的降低,果树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在全球迅速展开,自2007年完成第一个果树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基因组测序以来,不到10年时间,已有14种果树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相继完成。这些果树种类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为果树分子生物学研究搭建出了庞大的资源平台,不仅有助于了解果树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而且对于探索果树植物的起源与进化、开展重要功能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加速分子育种进程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其中11种我国主栽果树的全基因组测序研究结果,围绕果树植物尤其是蔷薇科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典型功能组分的代谢通路及其相关基因,以及测序结果的应用前景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1主要果树植物的测序结果基本数据   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并公布草图的14种果树植物中,既包括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香蕉、甜橙、番木瓜和菠萝,也包括北方落叶果树苹果、梨、枣等,其中我国自主完成测序的树种就有6个。测序材料除甜橙(Citrus sinensis)采用纯合度相对较高的双单倍体材料外,其余5个树种均是采用遗传背景相对不清晰、杂合度较高的二倍体栽培品种(梨Pyrus bretschneideri、枣Ziziphus jujuba、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和菠?}Ananas comosus)或野生品种(梅花Prunus mume)(表1)[1]。测序技术主要采用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平台。与第一代Sanger测序技术相比,第二代测序技术降低了测序成本,提高了测序速率,且测序覆盖度更高,尤其是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技术平台以高通量、高分辨率、高精度和价格低廉等优势发挥着巨大作用,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果树植物的全基因组或转录组测序研究。   2果树植物的起源和进化事件   已完成测序的植物基因组进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几乎发生于每个植物的进化过程中。全基因组复制存在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old whole-genome duplications,old WGD)和近代的全基因组复制(recent whole-genome duplications,recent WGD)2种方式。在双子叶植物中,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也被称为古六倍体化(paleohexaploidization)进化或者三倍化复制(triplicated arrangement),又称γ事件[2-7]。单子叶植物中古老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与双子叶植物有所不同,包括ρ、σ和τ等3种不同的进化事件[8]。近代的全基因组复制过程伴随基因的丢失和基因新功能的产生,是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进化的主要动力。表2给出了这11种果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由表2看出,这11种果树植物全部都经历了古老的WGD,并且菠萝还发生了2次。已完成测序的这些真双子叶植物基因组的六倍体化过程都发生在相似的时间,即是在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分化之后,蔷薇类分支(Eurosids clade)分化之前,早于葡萄科和蔷薇科的分化,也早于鼠李科(Rhamnaceae)和蔷薇科(Rosaceae)的分化,大约在1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