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空军试飞员三合一空中骄子
中国空军试飞员“三合一”空中骄子 盛夏,西北某机场,一架战斗机经过短暂的滑跑之后,拔地而起,直刺云霄。在它身后,一架“黄皮肤”的运输机启动螺旋桨,推动飞机缓缓滑向起飞线。机场上停放的飞机令人眼花缭乱:大块头的运输机、轻盈的战斗机、机身修长的轰炸机、涂着艳妆的支线客机、有棱有角的武装直升机,几乎中国最先进的飞机无一例外都在这里陈列着。 显然,这里是一个特殊的机场,驾驭这些飞机的,是一群身份特殊的飞行员。他们就是空军某试飞团的试飞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对试飞员的理解是与死神共舞的人,但这只是试飞员生活的一小部分。就像试飞团团史馆里写下的文字:一名优秀的试飞员同时是一名理论的探索者、飞机设计的参与者,飞行的先行者。 “刀尖上的舞者” 2011年4月9日12时08分,一架国产歼练9高级教练机从某机场腾空而起,执行试飞任务,驾驶它的是空军某试飞团试飞员余锦旺。飞机很快跃升至1.1万米的高空,在这个高度,天空呈现出动人的蓝色,格外静谧,格外纯洁。 战机像雄鹰一样自由翱翔,机身下的白云层层叠叠,鳞次栉比。12时35分,飞机刚刚改平。突然,余锦旺发现发动机转速、温度指针瞬间下滑,飞机推力迅速下降,甚至无法维持高度。余锦旺的心里猛地“咯噔”一下,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发动机停车了”。作为一架单发战机,一旦发动机空中停车,其危险程度不言而喻。这时驾驶舱内的“停车”、“断电”、“液压压力”等各种红黄色告警灯全都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而语音告警系统的“女中音”也不断地用“温柔”的语调和“平缓”的语气提示他各个系统发生了故障。但此时,这些闪光和声音却令余锦旺感觉格外“刺眼和刺耳”。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试飞员,余锦旺清楚,此时飞机距机场还有80多千米,按滑翔比计算根本不可能滑翔回去。余锦旺迅速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在极短的时间里思考着处置方法――进行空中启动,并为空中启动创造有利条件。因为8000米以下空中启动成功率高,他先推杆下降高度增速,并一直保持在适合发动机启动的高度。余锦旺知道,此时不允许他有任何的误操作,因为一旦出现误操作,就会造成发动机“富油超温”等情况,那样飞机不仅不能正常启动,还会损伤发动机,也会增加更多的不确定因素。更重要的是,这会丧失宝贵的高度。最佳启动时机到来了,他毫不迟疑地开启空中启动电门,眼睛紧紧盯住转速表。终于,转速表开始慢慢上升,发动机也发出“嗯嗯”的启动旋转声,空中启动一次成功! 在外人看来,这次空中停车险情惊险得令人窒息,但是在试飞员看来,这又并非特别意外。发动机空中停车这类特情对试飞员而言,即便不算是家常便饭,也绝对算不上罕见。被称为“空中开车大王”的该团技术处处长邹建国,曾经创造某型发动机空中启动14次的纪录,唯一与余锦旺不同的是,他驾驶的是双发战斗机。 据航空专家介绍,一架现代战斗机有数十个子系统,数百个机载成品设备,数万个零部件,机载系统软件源代码超过百万行,因此在试飞过程中,高故障率是不可避免的,这就给试飞带来了巨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让试飞员远离风险只能是良好的愿望。 编外航空工程师 “处置空中特情,只是试飞员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试飞团团长张景亭说:“试飞员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飞机设计的参与者。从某种程度上讲,一名优秀试飞员是一名编外航空工程师。” 一名试飞员介绍,“显示系统在什么情况下要产生多少字符,字符有多大,亮度有多高,刷新率有多快,高过载情况下的逼真度和失真情况如何?这些都由试飞员兼工程师进行检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生产出一个完美的产品,再进行定型试验。” 为了符合中国人的手形,提高人机功效,歼10的驾驶杆甚至是由试飞员们用橡皮泥一点点捏出来的。此外,试飞员们的一个“经常性”工作是为航电界面作出评价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这名试飞员介绍说,“三代机的多功能显示器周围有很多周边键,周边键如何定义,下拉菜单是否繁琐,是否具有很好的返回和执行功能,都需要试飞员的参与才能完成。因为设计师做的东西往往是设计理念的实现,但是其显示效果要在各种光线、各种过载、暗夜、白天、强光等条件下进行验证,检查是否符合操作习惯。” 当然,试飞员参与最多的还是控制律的设计和修改。试飞团团长张景亭形象地把一架飞机比作一个人。一个人,有能力,也有性格和脾气。而飞机与之对应的则是性能和操纵品质。如何提高飞机的各项性能参数,主要由工程设计人员来做,但是改善飞机的操纵品质,则需要试飞员的积极参与。在品质调整方面,试飞员就像一名驯兽师,逐渐驯服一架尚未定型的战机。 张景亭清晰地记得他们参与歼10战斗机控制律调整的情景,每次飞行试验,试飞员都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一关就是三周。飞行员按照任务卡片在飞行模拟器上飞,一边飞一边做记录,一边打分。从好到不好,分10个等级,等级越高,品质越差。试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