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尽孝心,陪伴老走出苦单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女尽孝心,陪伴老走出苦单期

儿女尽孝心,陪伴老人走出苦单期   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到老年,夫妻间的陪伴作用更显突出与重要,老夫妻相依为伴,共享幸福晚年。但是老年丧偶难以避免,健在的一方悲痛巨大,落入“苦单期”,抑郁、生病,甚至有些人会不出一年就“跟随而去”,拿什么拯救“苦单”的老人呢?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   事例一 孝顺女儿带老妈走进老年班   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丧偶老人在配偶去世后两年内的死亡率是一般老人的七倍,这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足见老年丧偶对老人身心伤害巨大。子女应多陪护、支持,帮老人尽快平稳走出“苦单期”。   方秋新今年76岁,比她大5岁的老伴在两年前因肺癌去世,当时她觉得天都塌了,吃不下、睡不着,整天闷闷不乐。结婚五十多年来,夫妻俩分工明确,老伴在外面赚钱,她负责家务和照顾孩子。老伴也很顾家,退休后,去银行取钱、网上缴费等都由老伴代劳。老伴刚走的时候,方阿姨生活大乱,甚至连电费怎么缴都不知道,想起老伴的好,她泪水涟涟,难以想象落单的日子怎么过。女儿文秀把她接过去,她略显好转,但仍无明显改观。   方阿姨原本是个热情的人,喜欢在家做好吃的送给邻居分享。可自从老伴去世,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几个月时间,消瘦憔悴了很多。   女儿看她胃口不好,带她看过消化科的专家,没查出问题。她夜里失眠,白天萎靡,女儿得出结论,她就是心里难过,悲观厌世。   刚病退的女儿文秀为妈妈联系老友,寻找老伙伴,力求尽快“营救”老妈走出苦单情绪的围困。文秀发现,在附近的社区有个老年书画班,出生在诗书之家,小时候热爱书画的老妈可能会喜欢。文秀用了个巧妙的沟通方式,请妈妈“陪我去学书画”,老人应允了。   在书画班,妈妈竟然遇到中学时的好友曲燕萍,她的老伴已走了8年,她依旧阳光灿烂。当年的闺蜜相见,很是亲密。   方阿姨也成了书画班的学员,接着又加入摄影班、合唱团,老友们一起学书画,结伴看电影,摄影采风郊游,参加演唱大赛。   过生日的时候,老年书画班的同学还给方阿姨开联欢会,同学们还亲手做了创意蛋糕,给她带来意外惊喜。超有才的曲阿姨还把生日联欢拍成视频,剪辑完美呈现,方阿姨开口笑啦!这些过程里,女儿文秀帮着组织筹划,还为老妈和社区的8位老人举办了“九老书画摄影展”,在5个社区依次展出,引来同好者们赞不绝口。女儿用心良苦,老妈已经走出心理阴霾,完全成为老伙伴成群、独行也从容的快乐老人。   事例二 编小筐的奶奶找回新生活   2015年秋,一场公益售卖活动在河北廊坊某小区展开,作品为手工绣花鞋、靠垫、十字绣、藤编小篮子等,手工艺作品极其精美可爱,作者为79岁的白发老奶奶陈玉英,售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孩子读书,其作品和情怀令人赞不绝口!人们得知,陈玉英奶奶两年前曾是位抑郁自闭老人,更是唏嘘不已。   79岁的陈玉英奶奶两年前遭遇丧夫之痛,老伴在世时,两人常拌嘴,老伴走了,陈奶奶想起老伴的好,内心自责悔恨与想念交织,无以自拔。后来,她整日与电视为伴,心情低落到极点,甚至经常迁怒于他人,因此患上抑郁症,严重自闭。   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带她吃药做针灸,可是也没有太好的效果。一次,女儿和外孙女陪她逛街,孩子说,“姥姥,您看看这些绣花鞋多漂亮,如果我们自己会绣多好啊。”这句话一下子点醒梦中人,陈奶奶说:“我年轻的时候,针线活可好啦!”外孙女说:“那姥姥给我绣一双吧!”外孙女的托付,让陈玉英拿起绣花针,在飞针走线里重新寻找乐趣。她不知不觉地忘掉悲伤和烦恼,在一针一线绣出的七彩世界中,获得了自己的小快乐、小幸福。   如今,陈奶奶每天把家收拾干净,便进入“绣娘”时段,她总是先画好底图,不让绣针走回头路,而且每一针都事先计划好。因图案复杂,需要用几十种不同颜色的绣线,十多个小时只能绣鸡蛋那么大一块图。   从2014年4月起,她有时间就坐在沙发上绣,甚至夜里醒了起来还绣。她还做起了手工藤编小花篮、小花筐,这些都是年轻时为了补贴家用,她加班做出的小物件,拿到街上卖,给孩子换点压岁钱。   陈奶奶当年可是亲友邻居公认的巧手媳妇呢。如今,她看着自己的作品再次呈现,满头白发的陈奶奶心里非常有成就感。   女儿和外孙女支持她“重出江湖”,还陪她到街上去卖工艺品,很受追捧呢!奶奶的脸渐渐放晴了,感到生活有了乐趣和盼头,她开心极了!   得知社区有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无钱读书,陈奶奶发起手工艺品公益售卖,给孩子筹款。儿女给力,老人自己还要努力冲出“苦单”围困,从自救到救人,陈奶奶已经完全走出心理阴霾啦!   事例三 再婚,让老人摆脱孤苦寂寞   世界卫生组织把丧偶老人定为健康高危人群,丧偶对老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损害。   随着老年人独立意识觉醒和追求晚年幸福生活意识的增强,单身老人有再婚要求的也越来越多。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