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将秦伟趣闻轶事
上将秦基伟趣闻轶事 秦基伟(1914年-1997年),湖北省红安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等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一代名将秦基伟,战争年代九死一生,战功赫赫。1953年6月,毛泽东亲切接见从朝鲜战场回国的秦基伟,称赞说:“15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 秦基伟将军的坚毅刚强、果断勇敢世人皆知,其实,他也是一员儒将,是一位性情中人,他的风趣幽默、豁达开朗也令人叹服。 写日记 “秦军长指挥打仗点子和办法多,这得益于他爱学习,爱动脑。他坚持在战斗的间隙写日记就难能可贵。”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多次讲述老军长秦基伟写日记的故事。 1937年12月7日,“八路军太谷游击支队”成立,秦基伟任司令员。这支队伍的成员主要是知识分子,遇事肯动脑筋,爱问为什么。从这时开始,秦基伟就感到有压力。用他的话说就是:跟知识分子在一起,那种帽子一甩大喊一声“冲啊”的指挥方式不灵了。如果继续没文化,全凭匹夫之勇,那不是要被时代淘汰吗? 作战勇敢,对于从黄麻起义一路走来的秦基伟不成问题,难的就是要有文化。怎么办?秦基伟给自己找到一个学文化的好办法――写日记,主要是把当天作战、做群众工作或做的其他事情记录下来。写得多了,就开始思考分析,以致后来他在战斗间隙、在野战工事里反复阅读《孙子兵法》,达到手不释卷的境界。 最初,秦基伟将写的日记拿给有文化的同志看,请他们帮助找错别字,他再查字典加深记忆理解。抗战时期,环境极为恶劣,即便如此,他每天都要在老百姓家里的炕桌上,借着油灯,把当天的所做所思所感写下来。 做任何事情,贵在持之以恒。秦基伟战争年代坚持写日记,既是一位老前辈在血与火的岁月中励志自勉的客观记录,也为我党我军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挨 批 秦基伟任太行军区和9纵司令员期间,曾受到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严厉批评,让他刻骨铭心。 秦基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期间,一次部队行军过桥,他骑的那匹骡子就是不敢上桥。秦基伟很生气,他让马夫在前面牵着骡子使劲拽,自己在后面掏出手枪,朝天放枪,吓唬骡子,好不容易才到了河的对岸。 这件事当天就传到了刘伯承那里。刘伯承立即把他叫了过去,进行了严厉批评:“你那个游击习气什么时候能够改掉啊?这么大个司令员,怎么能跟牲口作对,开枪吓骡子,亏你想得出来,像小孩儿似的,让战士们怎么看你这个司令员?” 这次批评对秦基伟触动很大,用他的话说,批得他心服口服。后来,他反思这件事情时说:“我那时才30出头,年轻,只觉得挺好玩,没想那么多。现在我知道了这样做是多么影响形象。” 邓小平的批评,给秦基伟上了一堂课。事情发生在1948年10月。9纵部队攻克郑州后的一天,秦基伟把工作安排妥当后,换上便衣,悄悄地寻到一家剧院,自己掏钱买了一张票,进去看豫剧演出。谁知,刚落座,中原军区政委邓小平就打电话找他。司令部值班参谋如实汇报:“秦司令看戏去了。”邓小平一听就火了。二话不说,通报批评。 这次遭邓小平一顿狠批,秦基伟对邓小平反而更加敬重了。此后,他更加注意任何时候都要做到率先垂范、赏罚分明。 作报告 秦基伟作报告有魅力,人们喜欢听。这得益于他长期以来的历练。早在抗战初期,他就有意识地练习讲话,每逢给部队作动员,他都要先钻到树林里,练习讲话的语气和姿势。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953年5月,秦基伟从朝鲜回国。在哈尔滨,正在筹建哈军工的陈赓要他给教职员工作报告,他一口气讲了4个小时,一向不愿开长会的陈赓稳稳坐了4个小时。秦基伟回忆道:“当时也没有更多的准备,从战役背景,讲到战斗过程,不用打稿子,一点一滴都涌动于心。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牛保才、王清珍等同志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艰苦卓绝的坑道斗争,十几个连队一个支部的故事,一个苹果八个人吃了两圈的故事……那些感人的事迹,不仅敌人闻所未闻,就连我们自己的同志,也被深深地震撼了。” 接着,陈赓又让他到战犯管理所作报告。其中,除伪满“皇帝”溥仪与“大臣”外,还有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共80余人。这些昔日的“王侯将相”,听上甘岭的故事,就像听神奇的传说。我们的战士所忍受的艰苦,所体现的英雄气概,所克服的困难,是他们做梦也想象不到的。 秦基伟讲到残酷的战斗场面,讲到战士们舍身报国的情景,讲到坑道里喝尿解渴仍然坚持战斗时,这些昔日与共产党为敌的达官贵人,也深深为之所动,不少人情不自禁地落了泪。 戒 烟 2014年10月,记者到湖北襄阳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