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中黄酮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docVIP

桑叶中黄酮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桑叶中黄酮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

桑叶中黄酮及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影响因素与检测方法   摘 要:   黄酮是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1-脱氧野尻霉素(1-DNJ)是哌啶类多羟基生物碱,二者均为桑叶的主要有效成分,因其资源丰富、功效显著,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影响桑叶中黄酮与1-DNJ含量的因素及其检测方法。   关键词:桑叶;黄酮;1-DNJ;含量;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S888.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4-0140-06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 的叶。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散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能,是一种常用中药[1]。桑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黄酮类、生物碱、植物甾醇、γ-氨基丁酸、桑叶多糖等,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黄酮和1-脱氧野尻霉素(1-DNJ)。本文综述了桑叶中黄酮和1-DNJ含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检测方法。   1 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有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桑叶黄酮类成分主要包括芦丁、槲皮素、异槲皮素和二氢山萘等,占桑叶干重的1%~3%。桑是植物界茎叶黄酮含量较高的一类植物。Kim[2]从桑叶中分离到9种黄酮类成分;Kayo[3]从桑叶的丁醇提取物中也分离到9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芸香苷的含量最高;张雁冰等[4]从马桑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山奈酚、槲皮素等9种黄酮类化合物;杨燕等[5]从长穗桑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种黄酮类化合物;刘利等[6]从桑叶中提取、分离、鉴定了3种黄酮类化合物。   1.1 含量影响因素   桑叶中黄酮的含量与桑品种、产地、季节以及叶位等都有显著相关性。   1.1.1 品种 刘利等[7]研究表明,长穗桑、华桑叶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63.92、61.17 mg/g,极显著高于其它桑种,白桑则极显著低于其它桑种。郭小补等[8]的试验结果表明,总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是粤诱33,质量分数为3.92%,最低的是云桑一号,仅为0.76%。刘春莲等[9]研究发现,桐乡青的黄酮平均含量最高, 新一之濑次之, 湖桑32最低。   张军等[13]报道显示,湖桑9001的芦丁含量是湖桑32的2倍,是白桑、鸡桑、广东桑的4倍;而槲皮素的含量则是湖桑32最高,鸡桑最低。吴好好等[16]发现,湖桑197、农桑14号、盛东1号的绿原酸较高,果桑大10的芦丁含量较高,湖桑197、盛东1号的异槲皮苷较高,果桑大10的芦丁含量大于异槲皮苷,而其他品种则是异槲皮苷高于芦丁。马合木提?买买提明等[27]研究表明,新疆药桑叶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较高,槲皮素的含量较低,芦丁和异槲皮苷的含量是槲皮素含量的3倍。   1.1.2 产地 张如松等[10]检测了9个产地的桑叶,其中以临安产的桑叶中黄酮类成分含量最高, 嘉兴的最低。穆春旭等[11]的试验结果显示,各产地的桑叶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山东、辽宁、河南、浙江、重庆。孟磊等[12]的结果表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桑叶黄酮含量最高,其次是和田的黑桑,阿克苏地区的含量最低。   1.1.3 季节 多数人认为冬季桑叶的黄酮含量较高,这也是中药采用霜桑叶的原因之一。孙敏耀等[15]发现,9月份采收的桑叶黄酮含量最高,7月份最低。徐健飞等[14]的结果表明,桑树生长前期黄酮含量较低,桑树停止生长后到晚秋后的这段时间较高。张军等[13]研究发现,同一产地桑叶中的芦丁和槲皮素以6月份采摘的含量较低,10月份达到最高。吴好好等[16]研究发现,绿原酸在冬季桑叶中明显高于春夏秋,而芦丁和异槲皮素则是冬季高于春季或与之持平并大大超过夏秋季。   1.1.4 叶位 杨普香等[17]的结果表明,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随叶位的降低或叶质的变老而逐步减少,桑芽中的含量介于1~3位叶与4~6位叶之间。刘春莲等[9]发现,桑树嫩头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下部叶片较少。   另外,黄酮种类不同,其随品种、产地、季节与叶位变化的规律也不同。   1.2 含量检测方法   1.2.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检测桑叶黄酮时应用最多的方法,标准品一般采用芦丁,波长多采用510 nm,样品提取主要有水提法和醇提法两种,甲醇与乙醇的提取效率相近[19]。超声提取明显优于索氏提取与水煮提取[18],以70%乙醇超声提取45 min效果最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