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倒闭潮卷走全球体书店
倒闭潮卷走全球实体书店 五年来,法国传统的实体书店每年销售额下降10%,预计至2017年,通过书店渠道销售的图书将不到三分之一。巴黎最有气质的老书店桅楼书店,也在民众的一片惋惜声中歇业,大批忠实读者到店合影,留下最后的书店记忆。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欧洲人酷爱阅读,独立书店散布于城市的各处街角。其中的某些书店历史悠久,开了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漫步巴黎街头,或许不经意走入的那间书店,即是当年海明威驻足阅读过的一角,浓浓的历史气息从二手书的斑驳与古旧中散发出来,即使不是资深“书虫”,也会忍不住停留,探寻书籍迷宫中那一片未知的领地。 国外书店的流金岁月 全世界来到巴黎的文艺青年们,都会去莎士比亚书店逛逛,这座于1919年在巴黎左岸开业的书店被誉为是世界上最美的书店之一,亦是巴黎的文化地标和全世界独立书店的标杆,伍迪艾伦的经典电影《午夜巴黎》里面有它的出镜,海明威《流动的盛宴》曾这样描写它:“在那条寒风凛冽的街道,这可是个温暖舒适的去处…” 莎士比亚书店的存在已经超越了一个实体空间的意义,它更是一个思想碰撞和文化交织的精神场所;它是文学沙龙,聚集众多法国文学家和艺术家在这里谈天说地,也是美国作家登录法语文学世界的重要窗口。 它更是图书业扶持新生文学的一面旗帜,举办作家朗读自己还未出版作品的活动,帮助出版青年作家的作品,如被美英列为禁书的《尤利西斯》,因此该书店也被众多文学青年视为文学梦实现的跳板。让你想不到的是,它还是银行,穷作家若有急需,可以借款赊账,同时它还是个接收沙发客的旅店,热爱文学的你可以在此借宿,帮书店干干杂活即可。 英国独立书店萌哥书屋在伦敦风极一时,这家小小的二手书店曾是文化地标之一。上世纪50年代,萌哥书屋所在的查令十字街曾是伦敦书商们的圣地。 把眼光拉向美国。巴诺书店是全美最大的零售连锁书店,距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巴诺书店人性化的服务让国内读者赞不绝口,书店的咖啡厅有当地乐队免费为大家演奏,读者阅读台设计布置完善贴心,在阅读台边每人一个座位,每个座位前都装配一盏灯,读者可以在此舒适阅读。 最厉害的是,巴诺书店还开有专门的老年书店,大学书店,社区书店。在老年书店里,最有特色的是大字本读物,一页纸上只有稀疏的二三百字,非常适合老年人阅读,即使读的时间长些,也不会感到十分疲劳。 笔者曾到访日本著名的实体书店纪伊国屋书店,1927年开业,这家连锁书店企业迄今为止已有60多家分店。东京生活节奏快,但不妨碍人们阅读习惯的保持。位于新宿的这家纪伊国屋,人流量很大,门类齐全,上班族、老人都是常客。NHK曾拍过一部名为《漫步书林72小时》纪录片,记录了纪伊国屋不同时段的读者到店情况。 实体书店穷途末路? 互联网大潮兴起,重新雕塑着各行各业的形态,甚至是在颠覆原有行业的运作逻辑,图书零售业难以幸免。 电子商务、网购消费冲击着人们到店买书的原始热情,人们都嫌买书贵,不如上网买,还能寄到家里,方便实惠。小小一个Ipad和kindle,随手放包里,几千本书下载到里面,简直难以相信,还手捧着纸质书自找麻烦? 书店零售行业的变革,让人感叹新势力之迅猛。 美国第二大连锁书店Borders早已破产,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洛杉矶最古老书店威廉姆斯在2013年倒闭,巴诺书店也在2014年关闭了全美三分之一的实体书店。 五年来,法国传统的实体书店每年销售额下降10%,预计至2017年,通过书店渠道销售的图书将不到三分之一。巴黎最有气质的老书店桅楼书店,也在民众的一片惋惜声中歇业,大批忠实读者到店合影,留下最后的书店记忆。中央街区包括Le Divan书店的搬离,各种奢侈品牌的大肆进驻,不断碾压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疆界,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商业社会残酷而又现实的定理:资本看重的永远只是盈利,而非虚无缥缈的精神场所的维系。 英国《卫报》报道,过去十年间,三分之一的独立书店从城市街头悄然消失,目前英国全境仍在经营的独立书店仅有987家,在首都伦敦,这一数字还不足100家。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二手书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不断减少。书店先变成唱片店,然后再变成酒吧和餐厅。如今的查令十字街,已变身成为了“美食一条街”。 媒体调查最爱阅读的日本人,统计称15年里,日本的实体书店消失了8000多家。在纪伊国屋书店,每天卖不出去的书要退回出版社,退回的数量大约是早上进书量的三分之一。 面对行业剧变,书商们绞尽脑汁。而实际上,结果没有那么悲观,探索实体书店生存发展的多种模式,将书店的意义扩展到更广阔的维度,政府出面扶持图书业,将传统书店运营结合新兴的互联网传播,碰撞出新的火花,为复兴书店文化提供了可能的土壤。 “再造血”复兴 盘活实体书店,如何把读者重新拉回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