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多元化、本土性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研究.docVIP

国际化、多元化、本土性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化、多元化、本土性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国际化、多元化、本土性视域下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摘 要 美国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的出版发行是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事件,是观察海外中国文学研究最新动向的风向标。中国现代诗歌,作为杂志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我们研究西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杂志更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本文试以该杂志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为对象,探析西方学者和海外学者关注中国现代诗歌的兴趣点及他们所采取的与中国本土视野不同的方法论和目的论,考察杂志在研究中国现代诗歌时的国际化、多元化与本土性的融合视域。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国际化 多元化 本土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源远流长、独秀一枝的中国文学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海外学界的宠儿。自17世纪末在中美直接贸易间接影响下的“汉学”研究诞生开始,在长达3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海外关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研究未有穷尽。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更是在海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中西学界有了更深入的交流,海外学界对中国的研究兴趣开始不再局限于对中国古代,近现代的中国也逐渐走入了他们的研究视野。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正式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在美国出版发行的、致力于现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包括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语文学和文化)研究的英文纯学术期刊,其出版和发行是海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正式成为一个学科的标志性事件。杂志的办刊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70年代末,当时的《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尚只是一份在美国学者John Berninghausen(白志昂),Theodore Huters(胡志德),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等之间传播的简报。1984年开始,这份小小的简报在一批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美国学者的努力下得以固定刊物形式出版发行,并以《中国现代文学》(《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为名。创刊号后的14年间的各刊都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Department of Orient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编辑出版,由Howard Goldblatt(葛浩文)出任第一任主编。1998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at Columbus)教授Kirk A. Denton(邓腾克)接手该刊,以第二任主编的身份对刊物进行了重新定位,改名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主管单位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目前该期刊已被收入美国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s and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全世界范围内,包括机构和个人在内的五百余订户分布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等23个国家和地区。   据笔者统计,杂志自1984年创刊约三十年以来,分布于各期刊涉及中国现代诗歌的文章四十余篇。另,杂志共不定期出版了14期特刊,几乎每期特刊主题不重复,对中国现代诗歌却尤为关注――1996年和2001年两年都为中国现代诗歌出版特刊。由此可知,杂志对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视程度,我们也可窥见西方及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诗的研究兴趣。   本文试以该杂志的中国现代诗歌研究为研究对象,探析西方与海外学者对中国现代诗歌的研究兴趣点及其所采取的与中国本土视野不同的方法论和目的论,并考察其融国际化、多元化与本土性于一体的独特视域。   1996年秋,杂志出版了关于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的第一期特刊,主编Michelle Yeh(奚密),这期刊物收录了Maghiel van Crevel(柯雷)、Ping-Kwan Leung(梁秉钧)、Wolfgang Kubin (顾彬)、Michel Hockx(贺套晚)、Lloyd Haft(汉乐逸)等学者的七篇文章。继1996年诗学专刊后,2001年杂志再次为中国现代诗歌出版专刊,刊载了Paul Manfred(魏朴)、Haoming Liu(刘皓明)、江克平 、Simon Patton(西敏)等学者的文章。鉴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对中国现代诗研究分布较散的情况,本文主要针对较为集中的1996年与2001年出版的两期特刊进行分析探讨,它们基本可以体现杂志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关注视野和学者们的研究兴趣。   从这两期特刊研究中,我们大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