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周彪奠一个时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念父亲周彪奠一个时代

怀念父亲周彪祭奠一个时代   我们的父亲周彪,是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将军衔的老红军。他于1981年3月20日去世。那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到今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21年。在这21年中,我们曾经与父亲共同居住过的城市――北京,她的面貌一天一个样,中国的面貌一天一个样。我们80多岁的母亲朱占芳常常感慨地说:“你们的爸爸要是能活到今天该有多好!”是呀,20多年什么都在变,甚至是奇迹般地巨变,而唯一无法改变的是,母亲和我们所有子女对周彪将军的缅怀之情。年复一年,每当飞雪与春风交替之日,3月20日,是全家人最难过的日子,都会唤起我们对父亲沉甸甸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我们的父亲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上浮源村。祖父是染坊的染工,因劳累过度、贫病交加,在儿子出生前就离开了人世。祖母生下父亲不久就离家改嫁了他人,父亲是吃着曾祖母讨来的剩饭一天天长大。新中国有许多和他同样出身的开国将领,并不乏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而父亲的故事我们听到的却很少,他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回忆录。去年,中共中央安排,由空军政治部派专人为《中共党史人物传》空军高级将领传记整理父亲的生平。他的赫赫战功,已经载入新中国的党史、军史中。这些传记,首先成为我们学习革命传统的好教材。读着他的军旅人生,眼前就会展现出硝烟弥漫中他南征北战、勇挑重担、不畏艰险、胸前挂满勋章的崇高而伟大的英雄形象;忆起他的生活片断,脑海里又会浮现出粗茶淡饭后,忙忙碌碌、不图享乐、默默无闻、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的普通而平凡的百姓身影。英雄、百姓――这就是我们的父亲。   1935年3月,红军主力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四渡赤水,正在南渡乌江。当时父亲所在的罗炳辉、何长工领导的红九军团成功掩护红军主力过江后,因未能按指定时间到达江边,桥被拆除,整个军团立刻陷入敌人全部围剿兵力的重重包围之中。在这危难时刻,父亲和他的七团战友们根据军团的指示,顾全大局,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机智果敢的战术,并肩与八团、九团密切配合,使险些全军覆没的红九军团的人马奇迹般地幸存下来,又继续在敌人的围追堵截和恶劣自然条件下的雪山草地中历练,很快成为中国革命最宝贵的一支有生力量。父亲那时才25岁,是七团年轻的政委。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11月,几经出生入死、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已经成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一期第一队毕业学员的父亲,第一批奔赴敌后――那已被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的华北广大的腹地。在抗日战争最残酷的1938年――1944年,他先后担当起晋察冀军区一二O师独立四支队支队长兼政委;冀中军区十分区政委、司令员;冀中军区八分区司令员、地委书记兼政委等军队和地方主要负责人,直到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现在仍然健在的刘金波叔叔,是从1938年就跟随父亲一直到1949年的警卫员,他讲述了许多当年的战斗故事。其中1941年和1942年,日寇集中大批兵力,在冀中十分区进行了十余次大规模的“扫荡”,推行了五次“强化治安运动”,特别是1942年5月1日,日本大战犯冈村宁次集中5万日军及数万伪军,对冀中全区进行了空前规模、惨绝人寰、臭名昭著的“五一大扫荡”,父亲和他的指挥部不仅遵照军区领导的指示,缜密部署了部队对敌斗争策略和作战方针,还亲自率领部分十分区八路军指战员在白洋淀从敌人一个又一个的包围圈中跳进跳出,不但保存了自己,还神出鬼没地打击了敌人。日寇气急败坏在报纸上悬赏要父亲的人头。每当想起发生在华北冀中平原地区那些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白洋淀的雁翎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地道战、地雷战、反“扫荡”坚壁清野……总会让我们想到父亲,这位江西的小老表,是怎样和他的战友们――红军的一粒粒火种,把华北平原上一支支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团结在共产党、八路军的旗帜下,使那里的抗日烽火越烧越旺,形成燎原之势。   1949年5月,父亲正驻守北平郊区,是华北军区二O五师师长。当他听到党中央的号召后,立即积极主动向军委请战,在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中率四十九军南下,日夜兼程奔赴广西边陲参加剿匪的斗争。   1950年10月,父亲又从祖国南疆广西挥师北上,受命为第四十二军政委,奉命陈兵鸭绿江边,并最先踏上朝鲜国土,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出国作战,四十二军首战黄草岭告捷,13个昼夜的激战,他们第一次与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的敌人交锋,共作战65次,歼敌3600余人(其中含美军1000余人)。由于敌人的惨败,作为第一次战役的组成部分的“黄草岭”阻击战,被当时的外电称为敌人的“伤心岭”。彭德怀司令员对这次战役作了高度评价:“这次战役胜利意义是很大的,第一,稳定了朝鲜战局,使友军得到收容、整顿时间;第二,志愿军在朝鲜站住了脚;第三,取得了新的经验;第四,扩大了正义战争的影响,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