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悼念叶芝从传统哀歌到代智诗
悼念叶芝从传统哀歌到现代智诗 本文对奥登的《悼念叶芝》作了一个比较式解读。《悼念叶芝》是一首现代挽歌,是一首充满智性的悼亡诗。与传统哀歌相比较,它的现代智性表现在三方面:意象陌生,意绪冷峭,意义延置。文中将原诗与传统哀歌作了对比分析,能使读者清楚地看出《悼念叶芝》与传统田园哀歌之间的区别。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传统田园哀歌;现代智诗;比较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7)06-0087-04 吴忠诚(1952―),男,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北武汉 430056) 奥登的《悼念叶芝》[1],是一首以诗人身份悼念已故诗人的悼亡诗;从更宽泛的诗体分类看,它属田园哀歌体。传统的田园哀歌借用田园诗程式化的意象,用典雅而严肃的语言表达对逝去的朋友或名人的哀思,并借此申明诗人对于“永生”的坚定信念。英国典型的田园哀歌有斯宾塞的《牧人月历》(The Shepheardes Calender),弥尔顿的《黎西达斯》(Lycidas),雪莱的《阿多莱斯》(Adonais),还有更偏重直接悼亡怀念的丁尼生的《纪念亚瑟?亨利?哈拉姆》(In Memoriam A?H?H)。奥登的《悼念叶芝》较之以上哀歌明显有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它所具有的现代性智诗风格上。本文试从背景意象、诗语意绪、诗歌意义三个方面,对奥登的这首诗的现代智性作一番比较式的解读。 一、陌生的意象 《悼念叶芝》中既没有传统哀歌常用的月桂树、桃金娘、常春藤、紫罗兰等植物意象;也没有传统悼亡诗常用的蜜蜂、燕子、獐鹿、牛羊等动物意象,诗的第一节就是相当陌生的城市意象的加入。贯穿全诗的自然意象也较为陌生,往往象征着诗作者个人的深层情绪。诗人似乎是在城市上空或是在郊外的某处独白;诗,在随着送葬队伍走过的足迹孤独地流淌。 (一)城市意象。“溪水结冰,机场几无人踪,/积雪使露天雕像改容;/水银柱没入死天之唇。/哦,所有的仪表同示,/他死的那天是一个阴冷的日子。”[1]从字面意义看,这几行讲的是一个时空世界里的“寒冷而又阴暗”的日子;而从象征的意义看,奥登是在暗示与当时自然气候相似的文化气候。几个城市、科技类意象的出现,暗喻了人类的自由与希望遭遇到了寒冷的封冻;诗人的生命与言语也遭受到生与死的考验。年轻的诗人目睹着人类文明的现状,深感寒冷与阴暗:生活自由流动的水潮已经冻结;人们的希望为俗欲所束缚;伟大的传统备受压制和玷污;年老的诗人也正处于垂危之际,像下跌的温度计在慢慢死去。这使人意识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一个严冬的日子[2] 。这个日子让人感到严峻,严峻得使人窒息;让人感到肃穆,肃穆得使人恐惧。 对比丁尼生的《纪念亚瑟?亨利?哈拉姆》的第11章:“我曾在此黑屋旁边站立,/这令人不喜的长长街衢,/我的心老在这门前急跳,/它是正等候着一只手哩,/这只手我再也不能握到,/你看看我难以安然睡觉,/倒像犯了件罪过一样,/我凌晨向门爬,绝早绝早。/他已不在这里,但在远方,/生活的喧闹又开始激荡,/透过蒙蒙细雨,像鬼一样,/街上又露出一天的空荡。”[3]这里也有黑屋、门庭、街道等城市意象,但营造的只是神秘而略带阴森的气氛,并没有与“悼念情思”形成不可分的一体性同构。而且,主体情绪的直觉意象如“我凌晨向门爬”去,“像鬼一样,街上空荡”等,还是显得有些夸张老套,不像奥登的“积雪使露天雕像改容;水银柱没入死天之唇”来得更为新颖而又冷峻自然。 《悼念叶芝》中的城市意象是一种新颖而深?的隐喻,它隐喻了叶芝最终生命死亡;更重要的是还喻示了人类文明面对灾难即将发生前的死寂;这隐喻与喻示是诗人奥登心灵意识的产物,那些“仪表”并不仅仅是指科学上的计量器,随着诗的进一步展开,它们也喻指哀悼着那位创造性仪表一般的诗人之死的“悲伤的语言”。 (二)自然意象。“远在他的病躯外,/狼群奔跑,穿过常绿的森林;/农家小河未被时髦码头诱惑,/悼唁之辞/分开了诗人的死和他的诗。”这是《悼念叶芝》的第1部分第2节,字面意义是讲叶芝死时前后的自然情形:穿林狼群仍在;村野流水依然。而且诗人的肉体与他的文字分开;人去诗留。深寓的意义好像在暗示:作为凡人的死,叶芝是无足轻重的。因为正如奥登本人曾见过的,那人自身有人类的许多固有弱点,如他醉心于攀龙附凤,喜欢受人吹捧,他是自己气质的牺牲品,是爱尔兰社会和政治“气候”的牺牲品。悼唁者知道,这凡人死后的肉体会消逝,长存下来的是他的诗。这一节让人感觉到:诗人的病与死是事实;诗人的诗与文字却同自然物一样长存也将会是事实。 对比A?彭浦的《田园诗:冬?第四首牧歌:达夫妮纪念邓珀士特夫人》[3]:“‘让自然变化,让天地怜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慢性阻塞性肺病管理.pptx VIP
-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26版).doc VIP
- 江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操作手册(项目端).docx
- 贵阳市2026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DaVinci-Resolve-Speed-Editor-达芬奇快编键盘操作说明.docx VIP
- 小学劳动教学课例《学做水果茶》教学设计.pdf VIP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单元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检验科临床检验基础试题及答案2025版.docx VIP
- DB15T 4010-2025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铁合金.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