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莞包租层流变
东莞包租阶层流变 有人说,当内地乡村的农民正勤勤恳恳种田过日子的时候,东莞农村的村民却在“种房子”。 中国论文网 /1/viewhtm 改革开放30年,长安镇乌沙区的张燕一家就是东莞镇村“地租经济”模式的典型受惠者。家里盖了三栋楼,靠收租分红度日,家资比大多城市白领都丰裕得多。村里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种“包租婆”式的生活,被“新莞人”称为“食利阶层”。 但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张燕家的出租屋“失收”了。 “以往天天有人来找房子现在减了租还是空置20%,”说到她的出租屋,正在棋牌室打牌的张燕就开始走神,“你说金融危机什么时候会结束?”跟当地镇村的大多数中年妇女一样,42岁的她读书不多,不懂什么经济形势,只知道金融危机打乱了他们安逸的生活模式,让已经半辈子没为钱犯过愁的她有了危机感。 然而,30年河东,30年河西,经济形势在变,产业结构在变,金融危机过后,东莞“食利阶层”的生活还能回复原状吗? 搭时代便车的暴富者 1983年,广东东莞乡村收看香港电视的“鱼骨天线”看上去比城里的还要壮观。 这个下午张燕打牌赢了点钱,心情不错。表面看来她的生活跟金融危机前并没没有什么区别,每天在家照料家务和看电视,闲时就打麻将,打牌,赌点小钱。这也是乌沙村、江贝村等邻近村子大多数女户主的生活方式。 上世纪80年代前那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在她们记忆中已十分遥远。改革开放前,整个长安镇只有一家农具厂和一家水泥厂村民不知工业为何物。而相对地,农业发展平稳,共有5.5万亩水稻和5500亩香蕉园。 “那时候分田到户每家每户都有责任田,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42岁的张燕努力回忆着。 现在,张燕住的是别墅式洋楼,前年还给儿子买了辆车。但东莞工业大发展前,她与父母住在一起,家里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录音机几乎都算奢侈品。 因为贫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安镇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偷渡的青壮年数以千计张燕的伯父就是在那时偷渡去了香港。 转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东莞开始了引商引资的步伐。 “简直是全民大动员,所有乡镇干部都出动了。”村民们说。在深圳罗湖关口,乡镇干部们碰到港商模样的人,就上前游说。方式虽然很原始,但长安镇有着自己的地理优势:处在广深高速公路、G107国道、S358省道的交汇点。离广州、珠海、香港、澳门等地均不超过2小时车程。 随着第一个“来料加工”工厂在1981年成立,玩具厂五金厂毛织厂等纷纷落户长安。现在随便在乌沙区的一条街道上数一数,少说也有10家以上的厂房一字排开。为了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厂与厂间往往只有一墙之隔。 “就这样,农田都变成厂房了。”张燕耸耸肩。除了几分自留地外,其他土地都由集体统一经营推平建厂获得租金等利润后,年底再给村民发放分红。 曾经的好日子 1995年,广东东莞画像摊前邓小平和巩俐的肖像。 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推动力是巨大的,短短几年长安镇的社会结构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用张燕的话来说,这里已经没有真正的农民了。 一开始张燕和丈夫还到厂里打工,因为收入比种田高得多。后来,村里的土地出租收入提高,人均分红也越来越高,他们连工厂都不想进了。“进厂工每个月只拿1000多元工资,一年下来还不到分红的零头,有什么必要呢?” 在2008年全国千强县的排名里,长安镇位居第三,仅次于同属东莞的虎门镇与江苏昆山市玉山镇。经济发展到达高峰那几年,张燕所在的村子每年人均分红高达10多万元。多年来形成的优越感,使东莞村民们觉得,进工厂和外地工人一起打工是件挺没面子的事情。 “村里鼓励我们建出租屋啊,既可以解决外来工的安置问题,又可以增加收入。”早些年,村民家里只要有一块宅基地,就可以自由建房,钱不够的话还可以向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用于出租的单体楼之间间隔很小,一栋几层的小楼就能划出三五十个单间和小套间,每间的租金因位置不同,由100~500元人民币不等。 张燕一家坐拥三栋物业,每月都能收取两三万元租金。 当然,东莞也并不是每个镇乡都有这么高的人均分红。即便同在长安镇,离中心区相对较远的村子经济情况就与乌沙区相差甚远,平均每人每月只有几百元分红,远不够一个家庭的开支。33岁的村民张坚家里的情况就是这样,但他贷款建了两栋出租屋,每个月有1万多元的租金进账,扣掉还贷的钱,还有几千元进账,足够家庭开支。 只要家里有房屋收租,村民就没有工作的意愿。不要说进厂工作或做生意,甚至连亲自经营出租屋也不乐意。绝大部分村民都是把整栋楼包租给到东莞谋生的外地人,再由他们一间间分租出去。 “即使要工作,也多半是在村委会、治安联防队谋份闲职,或者进厂当厂长。”张燕的丈夫阿成就在村辖的一家五金厂当厂长。东莞很多村子的村委会都规定,每个企业在当地设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全真模拟卷.pdf VIP
- 人教版(25秋新教材)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Same or Different》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课件.pptx VIP
- 第15讲 椭圆的共轭直径(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 临床工作中科研与创新思维的建立.ppt VIP
- 酒店治安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docx VIP
-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上下册).doc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 VIP
- 体育与健康《田径--投掷》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pptx VIP
- 抗震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