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住宅和地名中阴阳文化
中原住宅和地名中阴阳文化 【摘 要】阴阳文化是中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显著的特色,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本文从中原住宅和地名来分析探讨阴阳文化。 【关键词】中原文化;住宅;阴阳文化 中原文化最根本的智慧就是阴阳文化,“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1](《周易?系辞上》p78)世上万物不仅有阴阳两面,而且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文化是中原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显著的特色,对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仅从我国住宅和地名中看,这一特色就很明显。一、住宅中的阴阳文化 中国古人非常看重住宅的选择,住宅分阴阳,活人住址称阳宅,死人墓地称阴宅。阴阳文化不仅涉及方方面面,而且贯穿中国人的生死之中。在古代文献中,多有选择住宅注意阴阳的记载。如《诗经?公刘》写道:“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这里就写到周先人公刘率领族人迁豳时,为建造住宅,亲自勘察山脉走向,探究泉眼源流,观测日影,推演阴阳的情况。其中“相其阴阳”就是对太阳照射的明暗度的观测和研究,古人已经注意到住房中的采光问题。“筑室百堵,西南其户。”[1]《诗经?斯干》p436这里写道建房筑墙,门户朝南开放。“后稷之孙,是维大王。居岐之阳,实维翦商。”[1]《诗经??宫》p537后稷是周人的始祖,在唐尧时代就是农官,“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2]《国语?周语》p29周是靠农业发家的。后稷之后,周代列祖不断继承、光大农业技艺,开疆拓土,发展农业生产,国力不断增大。《史记?周本纪》云:“古公?父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古公?父是周氏族发展中的一代明君,率族由豳迁岐,开辟疆土,发展农业,奠定了翦商的雄厚基业。周人真正的壮大是迁岐之后,《诗经》中多次提到“居岐之阳”,“居岐之阳,在渭之将。”[1]《诗经?皇矣》p519.建造住室在岐山之阳,渭水之边。“岐”,就是岐山,“阳”,即岐山的南面。“渭”即渭水。“将”是水边。岐山之阳,渭水之边,土地肥沃,植被茂盛,水力资源丰富,这是生存、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周部族自古公?父率族人由豳迁居岐山,得到很快发展,仅用三代几十年,到古公?父之孙姬昌(周文王)就动向灭掉亲商的西方诸侯国密国、崇国,为武王最后灭商扫清障碍。 中国古人根据日照现象,称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则相反,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住宅选择多在山之南,水之北。因为山脉、河流、风都有走向,住房不能选在背山、风口、水滩。建房一定要选在背风朝阳的地方,溪流从前而过,周围最好还要有松柏和翠竹环绕,认为这是最好的阳宅。“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撰之以日,作于楚室。”[1]《诗经??风?定之方中》p315“撰”,度也,立表测日影来定方向,以便把房屋修建成坐北朝南的形式。古人选择住址多遵循这一原则,即便是王城遗址也是如此。夏商周三代都城选址便是如此。由考古发现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和新密新砦遗址看,夏朝的都城都在山之南。商朝后期的遗址安阳阴墟则在河之北。周朝的都城遗址也多在山之南、河之北。《尚书》记载:“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丰(今陕西省沣水西岸为周文王姬昌所迁都城丰邑)。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 [3]《尚书?召诰》p176周武王灭商后曾迁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由于镐京偏西,不利于统治东方殷商旧地,武王曾遗愿迁都洛?。周成王遵照武王遗愿命周公督办迁都选宅事宜,太保召公先行到洛阳勘察地理环境,之后开始营建东都于洛水之阳。平民住房虽然简易,不像选择都城那样勘察工序复杂,但也是非常慎重的。一般人家都要请阴阳先生看一下,山脉、风向、水流,走向是否符合阴阳,有无不妥之处。阳宅、阴宅都是如此,对阴宅甚至看得比阳宅更重。这就是中国的阴阳文化,渗透到生死。 二、地名中的阴阳文化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是人类的认识成果,自它产生的那一刻就蕴涵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地名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特征。中国人自春秋时候就把山的南面称为为阳,北面称为阴。相反,水的北面称为阳,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1]《诗经?召南》p27这里的“阳”,即山的南面。“在洽之阳,在渭之?!”“洽”指洽水,源出陕西?阳县北。“洽之阳”即洽水的北面。在我国很多地名中,大都带有阴或阳字样。地名中的阴阳,是有一定讲究的。古人依据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原则,山水后面加以阳或阴形成该地区的名称的。在中国,很多地方的名称,都是这样形成的。如洛阳是因其在洛水之北而得名;江阴是因其在长江之南而得名;衡阳是因其在衡山之南而得名;华阴是因其在华山之北而得名;海阳因位于黄海之北得名。其他如淮阴、山阴、湘阴、华阴、汉阴、湘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