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docVIP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对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及慢性牙根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患牙62颗,采用一次根管治疗;对照治疗组,患牙64颗,采用多次根管治疗。考察两组患牙的术后疼痛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率分别为4804%和60.94%,统计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一年观察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5.7%和86.7%(P0.05)。术后一年内,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有81%和75%患齿恢复了正常的咀嚼能力,同时未出现咬合痛。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以及慢性根尖周炎较传统治疗方法不但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同时可减轻治疗后疼痛,提高了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应性。   关键词: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151-01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是常见的口腔内科疾病[1]。牙髓炎俗称牙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主要由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引起[2],晚期会出现牙髓大部分坏死。同时牙髓的感染可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感染,形成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即为牙根周炎。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在造成严重牙周疼痛的同时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炎等相关疾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3]。通过将牙髓腔内病原内容物和渗出物彻底清除后,对根管进行清洁,药物消毒并将其严密填充以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选取一定数量病例,对一次性根管治疗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考察。   1 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实验对象。所选患者不存在系统性疾病,牙根发育完全并患有牙髓炎级尖根周炎。从入选患者中共选取126颗患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患牙62颗,来自组成25-58(37.1±402)岁的58名患者,其中急性牙髓炎16例,慢性牙髓炎28例,根尖周炎14例,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后者患牙64颗,采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入选患牙在开始研究前未接受过牙髓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参与临床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的患牙进行X线拍摄,观察牙根和根尖周病情,确认根管数目,形成和长度。在手术前进行根管预备工作。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常规进行开髓,确定根管位置,逐一拔出坏死牙髓,以生理盐水和浓度为3%的双氧水依次交替冲洗牙根管,确保充分去除内容物后再次冲洗,确认无炎性组织液渗出,用含有75%浓度药用酒精的棉球将根管擦拭干燥。根管预备好后,患者牙根尖无叩痛时进行填充操作,充填材料为AHIUS糊剂(登士柏公司提供,德国)采用侧方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并X线检查根管填充情况,随时纠正填充过程中的偏差,确保填充紧实。填充后去除多余填充物。对照组患者如观察组患者同法进行根管预备后填充,此组患者需要经过两次手术完成填充,首选用氢氧化钙封药7天,之后进行二次手术和观察组同法进行根管填充。   术后患者进行药物抗感染处理3天以上,对术后1周疼痛度进行评定,并在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回访复查,比较两组疗效。   1.3 疗效评价指标   1.3.1 术后疼痛判定: 根据Mohd Sulong标准[1],对术后1周内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患者从未感觉到疼痛定为0级;患者可以感到轻微疼痛,但不需要急诊处理定为I级;患者感到疼痛,需要药物治疗或降低咬合得到缓解定为II级;患者感觉疼痛难忍,同时伴有脸部肿胀定为III级。   1.3.3 ?效判定: 根据已有研究[4]和X线影像学PAI分级[5]对术后患者复查结果进行评定:患者自觉无不适感,不疼痛,牙齿咀嚼正常无不适感,临床检查未见并发症或不良反应,X线检查无病灶,PAI分级为1-2者定为治愈。患者自觉无不适,无明显疼痛,牙齿正常咀嚼,临床未尽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患牙无明显的疼痛症状,有咀嚼功能,PAI评级不变或下降定为有效;患者感到患处不适和疼痛,出现叩诊不适或根尖区观察到红肿,PAI上升,同时发生炎症,患牙出现松动甚至不能咀嚼,X线检查患牙周围炎症无缩小甚至扩大[6-7]者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已统计学软件SPSSI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行卡方检验,若表示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若P   颗(%)有效率   合计(%)观察治疗组6个月6237(59.7)14(22.6)11(17.8)82.31年6046(76.7)9(15.0)5(8.3)95.7对照治疗组6个月6434(53.1)12(18.8)18(28.1)7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