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下锅从昆、弋合流看昆曲地方化过程
“两下锅”从昆、弋合流看昆曲地方化过程 腔,历经曲腔、剧作、表演的日臻成熟,发展至今,已可用昆曲、昆剧的概念表述,使其具有了独立的戏曲剧种的内涵,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与此同时,昆腔在各地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曾受到各地民间音乐的影响,与地方戏曲音乐相融合,逐渐成为多声腔戏曲剧种的组成部分,比如在京剧、湘剧、川剧等剧种中,昆腔也是这些剧种音乐的构成要素。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昆腔的地方化过程与其他声腔不同,如弋阳腔(高腔)形成了“错用乡语、随心就腔”,“向无曲谱、只沿土俗”的局面,湘剧、赣剧、川剧中的高腔各不相同;梆子腔亦有山西梆子、山东梆子、融到京剧中的“西皮”之分。而昆腔则不同,尽管它也被不同的剧种所吸收,但昆腔总是作为本身而存在,在地方剧种中,昆腔的共性特征比个性差异要明显,也就是说,昆腔无论用在哪个剧种中,其基本属性都是不变的。那么,昆腔在与其他声腔的结合中采用何种方式?这对于我们理解昆腔的特性和昆腔的地方化过程是有帮助的,进而对于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演化过程也是有意义的。 一、超越地域的“普适性” 发源于吴文化地区的“昆腔”,从明万历到清康乾时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明清两代文人传奇、杂剧剧作的主要声腔,为当时国之“官腔”①。这说明其不以地方性为特色,已具有超越地域的“普适性”特点。所谓“普适性”,即流传各地的昆腔所显示出的某些共性特征,且这种共性特征远远大于它们之间的个性特征。昆腔正是由于“普适性”的存在使其较一般地方戏曲更显规范,也很难异化变种。那么为何只有昆腔存在这种“普适性”,而其他声腔却随着地域的变化而变化?这使我们思考昆腔所具有的两个特征:一是南北曲牌的应用;二是语言音韵的运用。 (一)南北曲牌的应用 昆腔曲牌音调来源十分广泛,本土特征并不明显,它曾先后吸收唐宋诗词、金元诸宫调、宋元南戏、元杂剧、元明散曲、明清时调以及宗教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的上千曲牌,以南曲、北曲两大体系将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素材分门别类,系统总结了腔格、宫调、笛色、套数等问题的规律,最终显示出超越地域文化的“文人文化”品性。在长期的历史阶段中,昆腔发展出曲有定腔、句有定式、字有定声的程式准则,我们可从清代官方编纂的《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南北曲牌的对比中看出,同名曲牌的板式、主腔(框架)、四声有一定规律可循。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昆曲建立了以南北曲为依托的音乐体系和板式的规范化。至此,昆曲虽脱胎于吴文化,但形成了超越地方性的声腔音乐本质。 (二)语言音韵的应用 昆腔所遵循的《中原音韵》与《洪武正韵》是统一于全国的标准音韵。韵书、曲谱(格律谱)是古代文人填词、度曲的重要依据。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对近古音韵的归纳,用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指导了昆曲的语言音韵,“作为研究北方语言的韵书,最初目的是为了纠正元曲创作中语音混乱的弊病”②。曲牌体唱词须按照各曲牌不同格式处理,元明清以来编纂的很多曲谱,就是供写词时参考借鉴的。昆曲艺术本体的构成是由文人直接参与唱词写作的过程,由于使用格律化的韵文表现唱词与念白,曲律中十分讲究知韵、用字、阴阳、对偶等。在传统昆曲谱式中,用文字标记出曲牌的句法、四声韵律及板式的词句谱被叫做“曲谱”,这种曲谱对曲牌文词的句段、押韵、正衬、平仄、板眼的规范具有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曲谱为昆曲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标准化的参考。 另一方面,昆曲念字“北依《中原》,南宗《洪武》”,各地的笼统说法是照“中州韵”念字(如今作为国粹的京剧除某些字念湖广音外,一般也是中州韵),习惯上称为念“韵白”。除丑、贴少数行当可用地方语音外,主要角色均使用“中州韵”,不得错用乡语土音,在四呼(汉语元音归韵)、五音(咬字方式)上均有严格规定。昆腔的美感从很大程度上说与其使用的语言、音韵有关,不仅讲求四声、阴阳、出字、归韵,也要做到“平上去入逐一考究,务得中正”,即上声字低唱,去声字高唱,平声字平唱,入声字要出口就断,它已具有语言学、音韵学意义上的规范。这一点也是昆曲最终成为全国性戏曲剧种的另一重要原因。 二、“两下锅”:昆腔地域性变异的主要方法 地方昆腔,是指区别于“南昆”而言的演出于乡间庙会、戏台等戏场中的昆曲?熏它与厅堂氍毹上的精致细腻、一唱三叹的风格不同,常常上演的是热闹粗犷、大起大落而又通俗易懂的全本戏或折子戏。学术界为区别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昆腔,曾以北昆、晋昆、川昆、湘昆、徽昆、永嘉昆、甬昆、金华昆等称谓对其概括,构成了一个以昆腔为核心的完整声腔系统。地方昆腔多是从南昆的语音声调、唱腔唱法、锣鼓经、剧词、表演方面进行借鉴与改革,最终形成了一套具有本地特色的声腔艺术形态。胡忌先生曾在《昆剧发展史》中对18世纪及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附测试量表及评分细则).docx VIP
- HG-T 3866-2008 硫化橡胶 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pdf VIP
- 2025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 .pdf VIP
-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共25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中电联定额〔2015〕162号对于前期工作费等费用标准的的通知.docx
- 履带吊租赁合同.pdf VIP
- 《中国饮食文化》教学课件—06中国馔肴文化与特色筵宴设计.pptx VIP
- 呼吸内科病案分析.ppt VIP
- 肌骨康复:腰痛康复PPT课件.pptx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