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痛何解.docVIP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痛何解.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痛何解

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之痛何解   摘 要: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成长”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在青年个体的视角下,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成长痛”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有效表达不足和对青年群体的现实吸引局限。美、日、韩三国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马克思问我哪里痛》《青年们,读马克思吧》《马克思主义使用说明书》在阐释视角与范式上另辟蹊径,实现了经典理论与个体生活的共情同理,为寻找“止痛良方”提供了启示,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魅力关键在于实现有效表达,必须以个体体验为基本视角,实现理论与生活的自洽,才能有效提升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号召力。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情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8-0041-04   2016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进程中,专家学者是社会科学工作的主体与云端;一般公众则是研究成果推广的受众与终端,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表达的有效性则是检验这项工作的重要标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所指――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经验,为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表达提供启示。高校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都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战场。“5?15”座谈会引发了各界热议,这让人不由联想起一年前那场有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大讨论。   一、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引发的思考   2015年初,中央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新一轮部署[1]。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于3月27日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座谈会更是凸显了中央对于高校宣传思想教育的重视。   其实自2014年辽宁日报在《大学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中创造了“呲必中国”的表述后,社会对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讨论便已开始。但“三个决不”[2]的表述却意外成为这场论战扩大的诱因。在舆情不断升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少见的现象:前有宁波市委宣传部公务员徐岚因在网上发表了名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的寻常评论而招致网络舆论围攻[3];后有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共号“侠客岛”以《袁部长的难题》一文完整刊登袁部长的讲话,厘清“三个决不”的正确内容[4];7月27日,中组部等三部委更联合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省级领导干部上讲台为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明确指出:领导干部要“回答高校师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帮助青年学生自觉划清思想理论上的是非界限等”。由此,围绕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争论喧嚣尘上,讨论范围从官方媒体扩大到了互联网舆论,从学界人士延伸到了普通大众。   正如《意见》指出的:“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央的这一系列举措正是抵御意识形态侵蚀,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必然之举,正确性不容置疑。但这些都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高校宣传思想领域面临新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内涵与意义   1.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内涵:马克思主义与成长中的青年   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尚无统一定义。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就是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心理认同和认知内化,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被青年了解、接受、认同、实践运用,是青年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纳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并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外化为外部行为指导实践的心理过程。”[5]也有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马克思主义以新颖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被更多的青年群体所接受;与中国青年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成为广大青年的内在信仰和自觉行动,并通过青年的实践活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生机活力[6]。   基于前人研究,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核心要素是“成长”,它有两种理论视角:一是以青年作为研究主体,即青年作为正在成长并通过社会化走向成熟的社会群体,需要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进行引导;二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主体,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与时俱进的学说,依然也处于成长期,其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吸收青年参与其中。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作用,也就是说,马克思主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