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北人“洞穴葬”文化内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丘北人“洞穴葬”文化内涵

丘北人“洞穴葬”文化内涵   [摘 要]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人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其“洞穴葬”表现的不是“入土为安”的观念,而是“弥高者以为至孝”、“高悬崖壁为安”的观念,坚信灵魂不灭,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南方民族生活的地理条件有关。透露出的价值取向从属于我国宗教价值取向:祛祸求福,一切为了生者。其实质体现了我国重现世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丘北?人;洞穴葬;文化内涵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的?人主要分布在双龙营的野猪塘、舍得乡的白泥塘、关寨乡的大石盆、树皮乡的野能箐、腻脚乡的麦冲等村寨,有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他们自称“白族”、“锅泼”、“?人”,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1957年规统为彝族,属彝族的一个支系[1]。丘北的?人是否来自古代?人中的一支还是如当地?人所说的:是由外来民族和当地土著民族杂居派生出来的。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史料来证明。   丘北?人“洞穴葬”   在崖葬上置棺的方式有五种:崖缘式、崖桩式、崖荫式、崖洞式、崖圹式。丘北?人的“洞穴葬”是崖葬的一种,属崖洞式(如图一)。是文山地区唯一实行崖葬的民族。只不过与其他实行崖葬的民族不同的是:其他民族多为葬尸首,而丘北?人则舍其肉身取其灵魂而葬。选择天然洞穴时,洞内不得有土壤,洞穴位置距离地面越高越好,认为脱离大地和土壤,“灵魂”才能顺利进入“天堂”。   2004年10月12日,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丘北县舍得乡白泥塘村的?人“洞穴葬”,获悉葬式的整个过程:人死后,其子女必先用一麻绳或麻布条系在腰上(这与多数民族的披麻戴孝同出一辙),在死者落气的地方用一空碗放于地上旋转,碗口停在哪儿就在哪儿挖一个小洞(意思是让死者的灵魂落于其间),然后从小洞里取出三颗如玉米般大小的泥粒(代表死者的三魂),把三颗泥粒放入一根麻杆中,从房屋的四角取四根茅草将麻杆捆上,再寻一刚出尾的小鸡将其腹剖开,与麻杆捆在一起挂在棺材头前(用他们的话讲:小孩好使嘴,小孩好使鬼。故而用小鸡作为指路鸡,好带上死者的魂魄走路)。一般情况下,死者的尸体要停留三天后出山。对于死者的尸体,只是随意埋葬,不看风水,不择日,不立碑,以后也不再祭扫。有区别的是,六十岁以上正常死亡的老者死后要取其灵魂附在铜片上(称“取灵”)入祖行洞穴葬,而六十岁以下的则没有这一资格。   “取灵”时要杀一只公鸡用其鲜血来取:在死者将咽气时,由族长取块薄铜片迅速在死者脸部上方剪一约1厘米宽,4厘米高的半身侧像,刻上眼、耳、鼻、口,滴三滴公鸡血在红铜片上。红铜片即他们所说的“灵片”,铜片像就是死者的“灵魂”。为保持死者与后代“血肉相连”、“时代相传”的关系,主要继承人要滴指血于铜片像上,然后放入香灯里供奉保存,待祭祖时入祖棺,称“入祖”。“取灵”时多为死者咽气时取,但也有装棺时取、三十天后取或满一百天取的,那时“取灵”一般是到死者的坟头前取,“取灵”过程和在死者咽气时取的基本相同。“灵片”(如图二)有大小,分别代表死者不同的辈分。“祖棺”(如图三)都是选用质地上好的木料制作。如樱桃树、红椿树、桃树等凿空而成。带树皮,为筒状,有盖(棺盖带榫口,盖上后与棺体合为一体,不钉任何钉子),棺内底部放入一红色布块或红纸,整个“祖棺”工艺简单,没有任何装饰,一般高约20~30厘米,口径约15~20厘米。为了祖先“灵魂”的安宁,祖棺不得遭受风吹、日晒,更不允许外族人观看或移动。   “祭祖”(如图四,李绍云提供)在农历十月份第一个属蛇日进行,有一年一祭,两年一祭或三年一祭的。届时,全家族男女老幼汇聚,杀猪宰羊作供品,共同蹬上祖先行“洞穴葬”的山顶,由族长用一红布包裹祖棺将其从崖洞中取出(如图五),开棺,当众清点棺内“灵魂”(铜片)数目,如果数目减少即是有人“盗祖”;数目增多则是“私自入祖”,除共同查找原因外,并当场复制被盗“灵片”或取出“私自入祖”的“灵片”,待全族人公认“灵片”数目正确,跟上届入祖数相符后,即用米酒清洗棺内铜片,称“洗灵”。之后,按辈分大小将“灵片”排列在麻布上祭晒,叫“晒灵”(如图六,李绍云提供)。献上供品祭拜称“祭祖”。紧接着举行“入祖”仪式,各家各户把三年内符合条件的死者“灵片”统一交给族长放进“祖棺”并共同祭拜,祭拜过程中由祭师或族长口念祭词,之后,族长再次宣布棺内祖先“灵片”总数,供下届祭祖时共同核实,最后,用新白色麻织物包扎“灵片”入棺封盖,由族长独自抱棺进山,重新选择崖洞秘密安放,祭祖仪式结束。由此看来,丘北?人的“洞穴葬”是死后聚族而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关于“洞穴葬”的由来,村寨中流传着几种说法:其一,过去实行土葬,因于外族交战,死伤无数,战败,大王死于战乱之中,族人恐其尸体被敌人夺去,便将其尸体用铁链捆绑悬于高崖上(这与四川珙县的?人悬棺相似),后人纷纷效仿,又因后来迁徙逃亡,祖先尸骨不易携带,故而取其“灵魂”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