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中“牛郎”“织女”意象
唐诗中“牛郎”“织女”意象 摘要:牛郎织女故事在唐诗中多见,牛郎、织女以及牛郎织女故事在这些唐诗中有着多种象征意义。牛郎织女故事的意象有离别之苦、两地分居的无奈、仓促的美好、理想的爱情等等。牛郎、织女二人本身都有理想的男人或女人的象征。 关键词:牛郎;织女;意象;唐诗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72-1 在唐诗中织女又称黄姑、牛女、观津女等,牛郎皆称为牵牛,而不见牛郎一称。不管牛郎织女的称呼如何,牛郎织女故事的梗概就是:牛郎、织女为银河所隔,终年只有七月七日一天的见面机会;见面时,有喜鹊飞来搭桥,二人越过银河始得相见。这个简单而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是唐诗中常见的吟咏主题,据笔者统计,提到牛郎织女故事的唐诗就有170多首。在这些唐诗中,牛郎织女故事有着不同的意象,现逐一分述如下: 一、离别之苦 牛郎织女两情相悦,却常年分离,不得相见。这种离别的痛苦是牛郎织女故事蕴含的基本意象。如罗虬《比红儿》:“长恨西风送早秋,低眉深恨嫁牵牛。若同人世长相对,争作夫妻得到头。”(《全唐诗》卷666)又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全唐诗》卷225)再如戴叔伦《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全唐诗》卷274)离别之痛、思念之苦跃然纸上,这里表达的有男人的相思苦,亦有女人的相思泪。 二、两地分居的无奈 银河之畔,牛郎在这边,织女在那边,虽是一河之隔,却终年不得团聚。这种两地分居的无奈也是唐诗吟咏的内容。如《七夕感逝》:“皎皎河汉匹,三秋会有期。嗟嗟瑟琴偶,一去无还时。”(《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8)又如李商隐《碧城三首》:“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李义山诗集》卷1)再如元稹《含风夕》:“怅望牵牛星,复为经年隔。”(《全唐诗》卷400)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沟通只能靠书信或者口信,两地分居的孤独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到的。 三、仓促的美好 能够与心爱的女人或男人约会,是深藏在人类潜意识中的美好需求。恋爱的冲动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一种动力。在天上约会的牛郎、织女是恋爱的美的典型象征。这种象征在唐诗中多见,但这种美是仓促的,一天的相见是以一年的等待为代价的。许敬宗的《七夕赋咏成篇》:“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全唐诗》卷35)又如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全唐诗》卷33) 四、理想的爱情 牛郎织女故事虽然基本格调描述的是爱人的两地分居之苦,但是唐诗中也多把它当成理想爱情的象征。鱼玄机《迎李近仁员外》:“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全唐诗》卷804)一个“羡”字表明诗人眼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是美好的,是值得向往的。陆畅《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全唐诗》卷478)这首催妆诗将公主出嫁喻作“织女嫁牵牛”,可见在诗人眼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是人间所普遍向往的。 五、值得羡慕的忧伤 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和长年分离的孤独无疑是一种忧伤,但是这种忧伤与人们眼中的生死离别相比却又是值得向往的。李商隐的《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义山诗集》卷1)身处生死离别的天子,回想起当日嘲笑牵牛、织女不得相见的情景,眼下显得如何地滑稽?又如赵璜《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全唐诗》卷542)再如施肩吾《杂曲歌辞?古别离》:“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全唐诗》卷26)一年一度得相见与一去不回相比,孰好孰坏,当然一目了然。 六、理想的女性 除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意象外,织女个人在唐诗也有诸多意象: (一)美好。如《花烛行》:“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诗渊》1392)又如李白有一次得罪了县令夫人,为博得县令夫人一笑,吟咏道:“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全唐诗》卷185)将县令夫人比作织女,当即使其转怒为喜。 (二)勤劳。如徐夤《赠月君》:“懿德好书添女诫,素容堪画上银屏。鸣梭轧轧纤纤手,窗户流光织女星。”(《全唐诗》卷709) (三)忠贞。如元稹《古决绝词》:“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全唐诗》卷422)美好、勤劳和忠贞都是对当时理想女性的要求。 七、理想的男人 与织女的意象相对,牛郎在唐诗中则象征着理想的男人 (一)丈夫。如温庭筠《池塘七夕》:“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