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话说我国古代官吏几种制度
话说我国古代官吏几种制度 一、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把官吏年老退休称之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朝,逐渐形成一套人事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 周朝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官吏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唐代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宋代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官员不断增加,致仕虽著为令,但官吏贪利者多,知退者少。为此,朝廷经常让御史亲检或弹劾年过七十并且精力衰退者,由皇帝出面下令休致或派其亲属前去规劝。元代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应致仕。”若身有病,未到退休年龄,亦可退休请俸。到了明清两代,退休年龄由七十提前到六十。明孝宗弘治四年,又规定:“自愿告退者,不分年岁,现令致仕。” 古代官吏退休后,在政治和物质上均给予优待。汉对致仕官吏给原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唐代对致仕官吏加授级、衔,五品以上官吏可得半禄。有功之臣,蒙天子恩典,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退休后,各有永业田可以养老。名相房玄龄、宰相宋请致仕,皇上许之,均赐全禄。明初规定:凡内外文武官致仕者,照品给禄,无世职者,年龄六十致仕,仍给半禄;未至六十因病辞仕者,不给。名太祖对致仕官吏还规定:“四品以下者,各升一等,给予诰敕”。 古代的致仕制度规定的虽然十分严格,但朝廷重臣、有功者、特旨选用者不受限制。元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就是三品以下,也可例外。如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年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八十六卒于太史院事任上。 二、我国古代官吏的假日制度 我国古代的官员也有休息日,叫作“休沐”。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休沐”。因“肤发受之父母”,洗沐肤发,不可等闲视之,自然要有专门的时间来处理。 汉代规定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称为“五休日”。《汉律》曰:“官员每过五日休一沐”。到了唐代改为“旬休”,每十日可休息一天,即每月放三天假,分成为上旬、中旬、下旬,当时叫作上浣、中浣、下浣。“浣”也是洗身洗头的意思。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旬休”下注道:“一月三旬,遇旬则下直而休沐。”下直,就是不上班。休沐,就是在例假里洗头洗澡。 古代除周期性的休假外,还有节假日。唐朝时中秋节给假三天,清明四天。宋朝庞文英《文昌杂录》所载:当时,元旦(即春节)、寒食、冬至各休假七天;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各休假三天;立春、人日、中秋节、春分节、清明、上巳?、天节、立夏、端午、天贶节、三伏、立秋、七夕、秋分社、授衣、重阳、立冬各休假一日。如此繁多的假日,再加上每月三旬的例假,有时一个月要休息十几天。明代的节假日也不少,王聘三在《古今事务考》中说:“国朝正旦(春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 为了勉励官员尽职尽忠,晋代还有“急假”,用以官吏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为限。后晋时,家居外地的官吏探亲时,还给路程假。清政府对有功的文武大臣还给“赏假”,林则徐因病奏请开缺,道光皇帝就曾降旨赏假三月。 古代各朝对于官吏的假日均有严格的规定,唐德宗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俸禄一月。有的还因此被罢免官职。 三、我国古代官吏的选举制度 选举是指用投票或举手等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的活动。它区别于任命和抽签,起源于原始部落社会。我国古代选举,兼指举士举官而言。自隋唐以来,分为二途,举士属礼部,包括考试与学校。举官为吏部,掌管铨举与考绩。历代正史,自新、旧《唐书》以下至《明史》,皆有选举志。 在古代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当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天下为公”。因社会分工的需要,人们便推选富有生产经验和具有指挥才能的人担当本部落联盟的领导。如果他们的工作不称职,群众可以通过大会罢免。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就曾记载“帝舜”根据“八元”、“八恺”的实际表现,而选拔重用了他们。这就是原始社会的“选贤授能”的选举制度。 从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奴隶(下转第43页)(上接第38页)主贵族通过他们的家属,按其血缘关系分封高下不同的官职。王朝中的执政大臣也都相应地分封土地、臣民,作为食邑,世代相传,叫作“世卿世禄”制度。《三礼》中有所谓“乡举里选”的说法,就是指这些受封食禄的公、卿、大夫等统治者,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向政府机构输送统治人才的荐举制度。后来,由于这种选举制度存在“任人唯亲”的弊病,有些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便采取了“举贤才而用之”的办法,从卑贱者选拔人才,让他们补充到政权中来,这就是奴隶社会的“举贤才”的选举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模)2026届大湾区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一)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延世韩国语单词第一册.pdf VIP
- 张佩兰溶栓讲稿课件.ppt
- 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docx VIP
- 子公司治理制度.doc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大单元教学方案.docx VIP
- 2025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培训.pptx VIP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选聘村干部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平陵街道招聘村“两委”干部储备人选1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