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中日文化语境中“柏”异同
试析中日文化语境中“柏”异同 摘 要: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柏”这个汉字,并且都是多音字,本文仅取表示“树”的发音的汉字,即汉语中的“柏(bǎi)”和日语中的「柏(かしわ)」。同一个汉字汉日语言中所指的柏树形象完全不同,汉语中的“柏”指的是常绿树,日语中的「柏(かしわ)」指的是落叶树。本文选择汉语中的“柏(bǎi)”和日语中的「柏(かしわ)」,基于两国的古典文本来分析中日文化语境中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柏(bǎi) 「柏(かしわ)」 古典文本 中日文化语境 中国的汉字传入日本,成为日本语言的组成部分,并融入日本文化。汉字“柏”也是如此,但它在汉日语言中所指的树的形象并不相同。根据《现代汉语大词典》,汉语“柏(bǎi)”解释为“裸子植物中一些柏科植物的泛称。有侧柏、圆柏、刺柏等多种。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鳞片形。果实卵形或圆球形。性耐寒,经冬不凋。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造船等用”(以下汉语中的柏用“柏”表示)。根据《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日语「柏(かしわ)」解释为“壳斗科落叶乔木,耐瘠薄干燥。5月在出叶同时开花。果实为橡实状坚果。树皮作染料,叶用于包食物”(以下日语中的柏(かしわ)用「柏」表示)。从字典的解释来看两者并无共同点,但日语「柏」的根源在于汉语的“柏”,两者必定有共同点。本文基于两国的古典文本来分析中日文化语境中两者的异同。 一、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柏” 古代中国人对“柏”这个汉字持有怎样的认识,对“柏树”的形象又具有怎样的认知呢?接下来就列举中国古典文本中的例子,从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常绿树的形象及其引申义 (1)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论语?子罕第九》) 从例(1)中的“冬夏青青”,例(2)中的“后?(‘?’通‘凋’)”,我们可以看到“柏树”的叶子即使到了冬天也不会凋落,强调了“柏树”作为常绿树四季常青的性质。 (3)青青陵上松,亭亭高山柏,光色冬夏茂,根柢无凋零。(何敬宗《游仙诗》) (4)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岁寒松柏肯惊秋。(苏轼《浣溪沙?寓意》) (5)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欧阳坚石《临终诗》) 例(3)表达的意思是即使到了冬天,其他的树木都已凋零,“松柏”仍旧枝叶青葱。该诗句借用“松柏”的这一特征,来比拟态度坚决、超凡脱俗的品质。例(4)基于例(2)的“松柏后凋”,用“松柏”来比喻在逆境中能保持节操的人。例(5)的“松柏隆冬悴”虽然与“松柏”的常绿性质相互矛盾,但顺着文意翻译,是表达“像松柏一样的忠臣也被杀害”的感叹之情。以上3例把“松柏”作为常绿树的表意形象扩展到了品质、杰出人物的比喻形象。 (6)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闾。(《史记?龟策列传》) 唐朝武则天发布诏令,用“松柏”做“守门神”。可见“柏树”地位之高,有渲染皇室的肃穆庄严之意。这也与“柏树”所具有的经久不衰的特质有一定关联。 (二)墓前及庙前的“柏” (7)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十四》) (8)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杜甫《古柏行》) 例(7)和例(8)是对种植在墓前或庙前的“松柏”或“柏”的描写。种植在墓前或庙前的“松柏”或“柏”是中国古典文本中“柏”字用例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文选》全卷35例的“柏”字用例中,墓前或庙前的“柏”字用例就达11例。可见在当时的中国,在墓前或庙前种植“松柏”或“柏”的习俗已十分普及。究其原因,根据金本节子等(1998)的学说,古代中国,在社稷和寺庙里树木是必需之物,且多使用“松柏”。在墓地中种植的“松柏”被认为是鬼神的延府或祖先神的依附之处。而在众多树种当中选择“松柏”,固然与“松柏”作为常绿树所具有的永恒性、不变性以及所具有的高洁品质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柏”的单独用例,使用“松柏”的例子更多。起初“松柏”一词可能分别持有“松”和“柏”两种树木的具体形象,随着“松柏”使用频率的增加,“松柏”连称也变得理所当然。与此同时,“松”和“柏”的个性和具体性被弱化,“松柏”作为固定用语随着几种特定的形象在长期的继承中形成形式化、观念化的存在。 (三)“柏”作为材料 (9)柏椁以端长六尺。(《礼记?檀弓上》) (10)柏椁者,谓为椁用柏也。天子柏,诸侯松,大夫柏,士杂木也。(《礼记?檀弓上》) (11)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是段是迁,方?是虔,松桷有梃,旅楹有闲。(《诗经?商颂?殷武》) (12)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诗经?邶风?柏舟》) 例(9)表示用“柏”作为椁(即套在棺材外面的部分)的材料。例(10)说明只有身份、地位高的人才有资格用“柏”作为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超详细AMS2750E中文版.pdf
- 2021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2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医护人员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压合机及回流线简介.ppt VIP
- 2023年专升本考试英语300个必背词汇.pdf VIP
- 高职养生康复技术教案.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员招聘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