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权倾一时 谤满天下——李鸿章.pptVIP

第二讲 权倾一时 谤满天下——李鸿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权倾一时 谤满天下——李鸿章

* 祁门之争 鸿章自入曾师幕府(参阅上期专栏《虎师无犬徒》,蒙曾师朝夕教诲,受益匪浅。曾师 ) 为人严谨,作息甚为严格,每日闻鸡而起,卯正时分(早上 6 点)必与众幕友一同早餐。鸿 章贪睡,总赶不上,他偏要等鸿章一同上桌。鸿章无奈,亦只得勉强赶起,胡乱盥洗,朦瞳 前去过卯,甚以为苦。待到习以为常,却亦不觉其苦。及至鸿章开府建牙、自成一派,亦能 起早,才觉受益不尽,甘甜无穷。 起初,鸿章恋床,曾师无非偶令随从相催,岂料日后传言既广,却说成曾师派差弁、巡 捕络绎来催。更有附会者说,曾师饭后告诫鸿章: “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唯一 诚字而已。 ”此等野叟村言,无非欲拔高曾师之严谨,却显得鸿章冥顽懵懂、失于自律,亦 显得曾师小题大做、气宇狭小。 曾师其实外冷内热,极是能和属下打成一片。一日三餐,曾师从来都与我等同桌共食, 不另开小灶。饭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 一顿饭, 胜读一回书。 他老人家极爱讲笑话, 说得人人大笑不止, 东歪西倒, 他却兀自端坐, 一点不笑,以五个指头作耙,只管捋须。 曾师幕府之中, 最能畅所欲言。 曾师每办一事, 无不集思广益, 召集众幕僚, 详告事由, 命诸同人各拟一稿,择其最善者用之,且遍告曰:某君文佳。倘皆不合,方才自拟文稿。如 有胜己者,则曰: 吾初意云云,今某君文胜吾,吾用之矣。即将己稿弃去。于是人人争先, 相互磨砺,日益精进。 鸿章之张扬本性, 不仅不受约束, 反得鼓励。 咸丰十年 (1860 年) 曾师率军进驻祁门, , 拆城墙而改建碉堡。当时鸿章正在军中,竭力劝阻曾师。因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正是兵家之 所谓绝地,易攻难守,不如及早移军他驻,以免临事危难,铸成大错。不料,曾师于此事已 有定见,固执不从,再三争谏,曾师却说: “诸君如胆怯,可各散去。 ” 此时,皖南道李元度率师守徽州,曾师严令其守城毋战。元度不听,出城与长毛(太平 军)大战,大败而逃,徽州于是沦陷敌手。元度于乱军之中失散,多日方回大营,却不留营 听勘,径自回乡。 曾师大怒,命鸿章草拟奏折,弹劾元度。鸿章以为,元度实非统兵良材,今遭大败,非 其之过,过在“将将之人” ,用非所长。且元度是与曾师同患难之老人,过往功绩卓著,不 可因一战之败而责之,乃率众幕僚为元度说情。 曾师犹自不肯,鸿章无奈,只好说: “果必奏劾,门生不敢拟稿。 ” 曾师亦说: “我自属稿。 ” 自此,鸿章已是骑虎难下,只能说: “若此,则门生亦将告辞,不能留侍矣。 ” 曾师说: “听君之便。 ” 鸿章于是辞职而去,回江西兄长家,奉老母同住。 绵里藏针 从许多方面表明李此时的战略和用人眼光已在曾之上。……1860年祈门之争后,经过友朋的劝说和曾国藩的再三招请,李鸿章乃于次年六月七日重回湘军大营。 曾师为人,虽能礼贤下士、集思广益,但主见极深,一旦定规,即不计代价一往无前, “虽万千人吾往矣” ,且向来对梗令者“诛之不贷” 。鸿章虽深知此点,但鸿章亦是一讲求原 则之人,不惟上、不惟师、只惟实,宁折不弯,此西人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 * 1847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并作《入都》诗10 首,以抒发胸怀。其一云: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1845年恩科考试落榜后,曾对李兄瀚章说:李“其才可大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 太平军起后,当时清朝的达官贵人和主要支柱绿营兵腐朽不堪,于是咸丰帝一面用高官厚禄和严刑峻法来制止文官武将和绿营兵的溃逃,驱使他们继续为国效力;另一面努力争取汉族士绅的支持,动员他们凭藉自己在本乡本地的的政治、经济和宗族势力,“结寨团练”,“搜查土匪”,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军。   咸丰三年(1853年),从武汉顺江东下的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咸丰帝诏谕工部左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吕贤基以李鸿章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遂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咸丰八年(1858年)冬,想入曾幕。曾对李之才识早有所知——其兄瀚章1853年即为曾之幕宾。但认为他的性情不稳,妄自尊大,故意不见。甚至 对引见的人说:李鸿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