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跨越千禧之年的中国。 一月的雪花洋洋洒洒。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曹雪涛教授登上了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和每次出国一样,他仍带着简单的行装。他要去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叫圣菲的小镇,著名的滑雪观光胜地,但他不是去旅游。一个颇具规模的国际免疫学论坛向他发出邀请,会议的第一天,他将向500余位国际一流免疫学界专家介绍自己和伙伴们的最新科研成果。被邀请作大会发言的亚洲人有两个,另一个是日本人。 飞机驶出虹桥机场,曹雪涛疲惫的神经才稍有些松弛。临行前为杂志赶写一篇述评,听学生做专题报告,对几个博士生的论文提出意见……几乎没有喘息之机,同事劝他冲出亚洲前还不养精蓄锐他笑答:飞机上睡觉去。 果真,飞机起飞不久,他便进入梦乡,以至于不知何时飞出中国版图,飞过太平洋…… 地球的那边,皑皑雪山下,熟悉他的、不熟悉他的老外们正等着与这位36岁的密斯特曹交流当今免疫学前沿课题--树突状细胞来源免疫新基因的发现和生物学功能研究呢 自美国科学家摩根发现人类遗传基因后,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在分子水平上认识人类便成为无数科学家的梦想 人类自身约有10万至20万条遗传基因,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时空表达决定人类自身生长、发育、衰老等所有遗传学特征,同时也与人类所有遗传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及其他相关疾病有密切关联。 1986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试图发现所有人类基因。为启动该计划,美国在1990年注入30亿美元。号称可与当时的星球大战计划媲美。此后,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相继提出各自的基因研究计划,从而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生命科学工程。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基因约有6千多条,一旦弄清某基因与某疾病的关系,就可以开发出对该基因的诊断试剂和制造出相关基因药物。据估计,一条有重要功能的新基因价值数十万到数千万美元。正因如此,一些国际知名医药集团竞相涉足,展开了一场全球性的基因抢夺大战。 据称,人类基因样本总数约10万条,现已找到并完成测序的有8千多条,预计两年内,科学家们将克隆出所有人类基因。 那么,在这国际生命科学研究的竞技场上,曹雪涛做了些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学者何以受到国际一流专家们的刮目相看呢是因为频频在国际免疫学学术讲坛上语惊四座,还是因为被SCI引证100多次的发表在国外杂志上的那26篇论文或许就是因为曹雪涛在土生土长的祖国练就了一身令世界瞩目的中国功夫。 1986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雷纳托·达尔贝提出了震惊世界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同年在中国,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的一间小阁楼里,22岁的本科生曹雪涛没了白天黑夜 当时的曹雪涛还没去想那个让科学家倾其心智激烈角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他惟一的念头是考著名免疫学教授叶天星的硕士研究生。 在生命科学中,免疫学举足轻重,国际一流科学家无不在此出绝活儿,颇具意味的是,历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获奖最多的领域即是免疫学。 本来,曹雪涛是可以免试读研究生的:毕业成绩优秀,推荐非他莫属。不料叶老甚至见也没见他,甩过一句话:我不要免试的,考上来算。30∶1的录取率,两个月的复习时间,一旦不取,免试莫谈。 雪涛来了倔强劲儿,考就考不舍昼夜的两个月。终于,作为总分第一名他走进了叶老的实验室。导师的一句话让他心里好暖好暖:你不光红,还专。 这一专,专出了名堂 3年后,曹雪涛的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他的《白细胞介素Ⅱ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直让专家评委拍案惊奇。论文在四个方面有创新见解,已达到博士生的毕业水平,建议他马上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以补修博士生第二外语等课程。 同窗差点儿没把曹雪涛托到天上,可曹雪涛不惊不喜,补修课程的日子里,足球场上再没见到这左边锋,食堂里也没了他的身影。 苦苦拼搏的三个月定格为一个镜头:瑟瑟寒风中,一只煤油炉,一张小桌,一个紧裹大衣奋笔疾书的年轻人。三个月,一部43万字的专著《白细胞介素Ⅱ的基础与临床》完成了。完稿那天凌晨,摇摇晃晃的曹雪涛撑到医院急诊室,一句我胃出血了话没说完,人已经昏了过去。 曹雪涛还没出院,美国耶鲁大学邀请做博士后的信函主动给他送上了门。 假如你要去天堂,你就去美国。病床上的曹雪涛差不多决定了:出国。 然而,就在这时,导师叶天星的一次探望使他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抉择。 那天,年近八旬的叶天星教授气喘吁吁地来到病房,一篮煮熟的鸡蛋,5分钟对视,话没出口他们却读懂了对方的心。 对这位功勋卓著的免疫学专家,曹雪涛怀着无比的敬仰之情。叶先生30多岁就职美国康乃尔大学副教授,后与共和国一起走过无数坎坷,文革中被迫害,从四层楼跳下却大难不死,三个子女先后逝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啊!而一旦走上讲坛,他就微笑着忘却了那一切。3年,跟着叶老,曹雪涛懂得了什么是忍辱负重,什么是鞠躬尽瘁。 叶老笑得慈祥,话语中却带着几分难过,几分自责:干了一辈子,我这一级教授有两件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